要大量的時間和反覆的磨合,故此,儘管十日之限已到,可諸般事宜卻依舊未曾完全就緒,帝聞知詳情,並未降罪,反溫言撫慰有加,諸軍感激涕零之下,日夜不停地趕造器具,訓練士卒,至五月十一日止,諸般事宜已一應就緒,帝大悅,傳旨犒賞三軍,並明令五月十三日正式開始陷城之戰,唐軍各部聞之狂喜,皆奮然請命,屢經爭奪,帝親為決斷,著遼東道行軍總管張君乂率部攻南門,李大亮手下重將右衛中郎將劉鐵濤率部攻打東門,以現入城者為首功,滿城財帛竟歸之,此詔令一下,兩部唐軍官兵立馬紅了眼,各自秣馬厲兵,整軍備戰,誓要拿下此等首功之賭約。/。
天終於亮了,儘管太陽尚未從地平線上探出頭來,晨間的薄霧也依舊在林子間飄來蕩去,可東方那愈見金燦的雲彩,卻預示著今日將會是個大晴天,利出行,然則對於守城一方來說,這等天氣著不算是個好日子,這不,一大早便站到了城牆邊上遠眺著唐營的高懷龍臉上便隱隱有著不安的憂慮高懷龍不是起得早,而夜未眠,自打發現從前日起,唐軍營中原本徹夜響個不停的伐木開山鑿石之聲消停下去之後,高懷龍便已預感到了苦戰將至,憂心城防的他便是連回府休息一下都不敢了,整日裡泡在城頭上,督促手下各部加緊備戰,就連夜間也都親自守在了城門樓上,或許是預感到戰事將臨,也或許是身上的壓力過巨之故,高懷龍夜都不曾合上眼,哪怕人已躺在了便榻上,心卻依舊被戰事牽掛著,翻來覆去折騰了一宿,也沒能入眠,待得城頭守軍換防的號角聲響起,高懷龍更是連躺都躺不住了,索性披甲起身,踱出了城門樓,默默地打量著遠處的唐軍大營,儘管沒發現唐軍營地中有何動靜,可高懷龍的心中卻是沒來陣發慌。
就在高懷龍默默地沉思的當口,楊萬春從城牆後頭的樓道走了上來,面色複雜高懷龍的身後,盯著高懷龍蕭瑟的背影看了好一陣子,這才出言輕喚了一聲。
高懷龍聽到響動,轉過了身來,一見來者是楊萬春,這便微微地點了下頭,漫應了一聲。
楊萬春以為高懷龍城下不遠處那座唐軍壘起的京觀,深恐高懷龍深陷喪子之疼中,忍不住出言勸慰了一句。
高懷龍輕輕地搖了下頭,苦笑了一聲道:
楊萬春並不太懂軍略,此前見唐軍不攻城,還以為是唐軍要等援兵大至方才出手,可唐軍援兵都已到了五天了,也沒見唐軍有何動靜,楊萬春不免以為唐軍這是打算圍而不攻,企圖困死安市城了,此時一聽高懷龍說唐軍即將再次攻城,登時便大吃了一驚,緊趕著便追問了一句。
高懷龍重重地點了點頭,接著語氣不算太確定地加了一句道:
;楊萬春忍不住倒吸了口涼氣,愣愣地看著高懷龍好一陣子,見高懷龍的臉色不像假話,登時便有些子急了起來,額頭上的汗水狂湧而出都顧不得擦上一下,緊走了幾步,捱到了高懷龍的身邊,抬眼便看向了尚無動靜的唐軍大營,默然了良久之後,澀聲道:
軍略上半吊子的楊萬春都能看得出來的事情,高懷龍自是沒有看不透的理兒,他自然清楚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則竭的道理,問題是道理歸道理,面對著有備而來的大唐強軍,這個道理能不能貫徹得下去卻得打上個重重的問號了,至少高懷龍本人心中便無甚底氣,然則身為主將,自是不能流露出慌亂的不自信神色,故此,儘管高懷龍心裡頭忐忑得緊,可一見身後諸將已漸漸圍聚了過來,立馬故作輕鬆地笑道:
楊萬春也察覺到了諸將的靠攏,一聽高懷龍如此說法,立馬撫掌笑道:
諸將先前聽說唐軍將要發動攻城戰,各自的心裡頭都有些子揣揣,此時見兩位主官面對強敵兀自談笑自若,心中的陰霾立馬一掃而空,人人臉上都露出了振奮的神色,眼中皆滿是求勝之**,各自出言表態,人人願效死命,正自紛亂間,一名眼尖的將領突地手指著唐軍大營的方向,高聲叫了起來道:
那名將領話音剛落,一陣緊似一陣的號角聲便在唐軍大營中響了起來,原本寧靜祥和的假象瞬間被淒厲的號角聲打得個粉碎,隨著號角聲的響起,緊閉著的唐營大門轟然洞開,一隊隊唐軍官兵排著整齊的陣列從大營中行了出來,先是數個步兵方隊在城下一里開外列好了防禦陣型,緊接著大批的騎兵蜂擁而至,迅即把守住了各個要害之處,再後頭又是一大群唐軍士兵推著百餘架的怪器具從大營中緩緩而出,在數個步兵方隊以及數十輛大型弩車的掩護下,徑直前/插到離城僅僅兩百三十步左右的距離上,一派旁若無人的樣子就地便忙活開了,似乎一點都不在乎自身正處於城頭那數輛守城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