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裕自然回答是,他不會說謊,因為他明白一個道理:清白無需驗證,王法自然公平。
鳳川不停的解釋,任永裕不會殺人,兩人一直在一起,這個女子只是停留一會兒就走了。
蕭木對著鳳川笑了笑。這笑容讓鳳川擔憂。
片刻,他道:我蕭木證人君子。絕不做公報私仇之事,你們不必擔心,我知道你們是清白的,但如今擁有的證據對你們不利。、
趙家一個丫鬟說小姐從沒與人結仇,只是上次跟鳳川吵了一嘴,倒是因為一個玉石子鬧了些不愉快,其他的沒什麼,再者就是她有些喜歡大英雄。
大英雄,正是任永裕,上次恰巧救了她,她便從此叫他大英雄,丫鬟說小姐這兒大第一次對男兒有些心動,小姐還跟她說過,將來一定要嫁給這個大英雄。
這趙家的姨娘知道了這事情,忙要見鳳川和任永裕兩個人,她說一定是這兩個人其中一個害的。
趙大人與李大人同為縣官,相互有聯絡,李大人對於這個案子尤為頭疼。
趙大人清正廉明,並非胡攪蠻纏之人,但那是他的女兒啊,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李大人答應親自調查。
這案子不同之處,便是官官相護之事,李大人並非當年唐大人那般,他正直,不會徇私。
不知趙家姨娘利用什麼方式得知了鳳川和任永裕的的關係,立馬報官說是二人殺了她的女兒。
之前鳳川就不明,為何這個姨娘對小姐那麼好,這又不是她的孩子。
李大人稱沒有證據,暫不能押鳳川等人入獄。
只不過麵館暫時停業。
裡外查詢,並沒有找到有毒的器皿。
李大人是放心的,只是迫於無奈,趙大人傷痛欲絕,她是自己唯一的女兒,家裡夫人瘋了,姨娘因身體原因不能生育,全家上下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她落落大方,見過的人都誇她明理懂事,如今被人害死,他如何甘心啊?
他作為縣官,並沒有要求鳳川和任永裕一定入大牢,只是派了人手跟著一同查此案。
麵館確實沒有半點證據,一路上也沒找到什麼證據。
趙大人也覺得奇怪,可他知道女兒不會自殺。
一連三日,終於找到了線索。
趙大人手下的一個捕快在麵館裡找到了一包砒霜,藏在空罈子裡。
“終於找到了,看來兇手正是這個麵館掌櫃了。”
趙大人令人將任永裕抓了起來,關在大牢之中。
任永裕一頭霧水,他從沒有做過這事情,但她知道一定有人要嫁禍於他。
夥計們紛紛回家,於光華不知去了哪裡,鳳川被令不許離開鋪子。
這下怎麼是好?
她想救裕哥哥,卻沒辦法插手。
慕氏一向聰明,她思考這事情奇怪,第一日什麼都沒查到,怎麼隔日趙大人手下就能查到砒霜呢?
“他們陷害裕哥哥?”
正是了,只是不知誰能幫上任永裕?
慕氏發愁,因為這個蕭木與任永裕是情敵,他會不會報復?
這倒是不會,為了裕哥哥,鳳川只好去求他,可這整個院子的人都出不去,他們心有餘而力不足。
又過了一夜,鳳川不知如何是好,門外都是捕快,很難出去,只能等著蕭木前來。
晌午,蕭木來了,由於都是衙門的人,說了好話,藉著李大人的名義,他進了院子。
看他的臉色,鳳川知道事情並不順利。
門口有人把守,蕭木不能說的直白,只是小聲在鳳川耳邊問著,是否有什麼線索,或記得麵館裡有什麼人可以證明任永裕的清白。
這出了事,捕快都不知去了哪裡,鳳川能說出的也只有於光華。
(未完待續。)
268荷嬌(三)
“若是你出去真的能找到於光華,一定要想辦法讓他為裕哥哥作證,之前鋪子裡從沒出現過砒霜,恐怕是趙大人手下的刻意陷害。”
蕭木知道了這個線索,如無其事的出門。
這個於光華不知去了哪裡,如何能找到他們證明任永裕的清白。
蕭木觀察趙大人手下的幾個人,看起來都沒什麼不軌行為。
若是找不到下毒的人,那任永裕就死定了。
他去了麵館,說是要再查一次。
那日的酒罐已被衙門取走。
不過可以看到地上一個圓圓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