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信王趙榛還把一百有經驗的信王軍騎士們放出去,向前後左右圓形範圍作偵查,所以手頭的人手就更加吃緊。
好在難民中還有極多的為了家人和鄉親們敢於站出來作戰地男人的。信王趙榛手上有剛剛從那些匪軍騎兵手上收繳上來的一千多兵器,一一分配下去,然後在湊點鐵鍬菜刀和木棒之類的,武裝起來兩、三千人還是沒問題的。
王之義和馬雲瑞把這些人放到兩側和後部,讓他們來回巡邏主要維持難民隊伍中的秩序和治安。不過這說起來是件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卻很麻煩,他們忙了半個上午就是為了這個事情,而此刻馬雲瑞和幾個頭領們不過是來彙報成績而已。
而馬雲瑞則另有目的,他和王之義一起把那些從昨天晚上那隊騎兵身上收集來的鎧甲和旗幟殘片整理好,交給信王趙榛過目。
大部分旗幟都破裂了,只有少部分可以看清。信王趙榛將它們每一面都拿起來對著陽光看了看,然後他很快找到了一些徽記和字。
信王趙榛把那些旗幟殘片放回馬雲瑞手上,說道:“看來跟在我們後面的是楊華、楊廣、楊么的部隊,和歷史上一樣——!”
他忽然看到馬雲瑞正狐疑地看著自己,忙咳嗽一聲道:“楊華、楊廣、楊么,是明教的三位首領,尤其是楊么是明教高層之一,地位僅次於右護教聖者鐘相與左護教聖者張元正,是明教的第三大領袖。”
“他雖然與偽齊合作,但是也確實是一個了不得的軍事將領。他特別善於水戰,手下有明教的造船高手。”
信王趙榛的話讓馬雲瑞和一幫頭目們都互相看了看,他們不清楚為什麼信王趙榛,會對明教在荊湘湖地界的高層和起義匪軍如此的瞭若指掌。但他的樣子,看起來又不像在說大話的樣子。何況這個年輕人也沒有必要說大話,自從昨天晚上那一戰之後就已經贏得了他們這些人的人心。
其實信王趙榛最怕的還是被官匪軍兵們發現,他知道那些官匪軍們數量更多,而且更加的野蠻,他們恐怕不會與自己的部隊作戰,恐怕直接會搶掠襲擊百姓的隊伍。被他們找到,那還真是一場災難。
不過所幸的是,反正最大的釘子已經被自己拔掉——孔彥舟已經被自己殺了,恐怕官匪軍不會那麼無趣來找自己的麻煩,他們也沒有人那麼聰明能猜到自己的路線。
信王趙榛想罷忍不住看了看河谷方向。而這個時候的他在一幫頭目和馬雲瑞眼中已經儼然成了一代軍神了,連看待他的眼神都不由得有點不一樣起來。
他們雖然是綠林人馬,但內心未必沒有依附皇族貴族的想法。忙完了上午的事情後,整個早上相安無事,倒是難民的隊伍越來越大。除了一支從後面趕上來的難民隊伍,還有一些從河谷方向逃過來的難民融入其中,他們帶來了那個方向的訊息,信王趙榛果然沒有料錯,楊華、楊廣、楊么的大軍正在那邊和官匪軍團展開激戰,預計傍晚就能分出勝負來。
難民的隊伍一度擴大到十萬人左右,中間信王趙榛讓這些人停下來湊了一次糧食分發下去。所幸大多數人都有充足的時間帶夠一些吃的,加上水裡能捕撈大量的魚,所以暫時在一兩天內,不用信王趙榛去多擔心糧食的問題。
而到了下午未時末左右,前面放出去的信王軍騎兵們終於為信王趙榛帶回了第一個訊息。這個訊息倒不是關於起義匪軍或官匪軍的,而是有人要見他。
信王趙榛在一片沐浴在陽光下金色的河流之間開闊的空地上見到了信王軍騎士們帶來想要見他的人。
當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他隨著領路的騎士從樹林密佈的山坡上一路走下來,一走出林子就看到大約有**百個面色憔悴的人零散地分佈在林間空地中。
這隊人馬中,有一百二三十個人帶著馬,有些人扎著繃帶,大都穿著軍裝或束緊的服飾,每個人都帶著武器,看起來是一群官兵士兵。
不遠處跟著王之義站在一起的就是他們的頭子。信王趙榛得承認自己在南方很少能見到身材如此魁梧的人,想必應該是北方的秦陝人或河北、山東的大漢,或者至少有這個血統。對方留著一臉醒目的絡腮鬍子,方臉,眉角上留有一道劍痕。他穿著一件敞開胸口的短打扮緊身黑布衣服,袖子挽到手肘以上,露出下面虯結的肌肉。
這人想必一定對自己的力氣頗為自信,因為他的武器是掛在腰帶上的一對巨大的斧子。
這位可能是什麼軍官的大漢看到信王趙榛時,卻一樣恭敬地脫下軍盔,當然那已經破爛不堪變形的帽子還叫軍盔的話。那人埋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