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有數,和你姐姐一起先回去。”
玉萱見額娘這般一說,忙上前拉著玉瑩一起行了禮,說道:“額娘放心,女兒這就和妹妹先告退了。”聽了大女兒的話,和舍里氏這才點頭微笑下,回道:“去吧。”隨後,玉瑩給姐姐玉萱拉著出了屋子。
“妹妹,去姐姐那坐坐吧。要不你回了小觀園,恐怕心裡也是不安穩的。”姐妹二人出了額娘和舍里氏的院子後,玉萱開口說道。
玉瑩想了想,回道:“行。”然後,玉瑩和姐姐玉萱二人帶著丫環一道走著。到了姐姐玉萱的屋子落坐後,丫環晴裳、晴棠便上了茶水和點心。玉瑩撿了點心嚐了嚐,順道喝了幾大口茶水。
“姐姐,這般坐著也是太無趣了。不如,我們琴蕭和奏,怎麼樣?順帶著心情也會舒暢不少。”玉瑩提議的說道。
“也好。”玉萱笑著回了話。然後,對隨身伺候的丫環晴雯、晴霓說道:“晴雯、晴霓,把琴和蕭給我和二姑娘在屋子裡備上。晴裳、晴棠把沐手的東西也備上。都去吧。”
晴雯等四個丫環都回了話,道:“是,姑娘。”便轉身離開了。不多時,晴雯、晴霓二人取好了琴和蕭,晴裳、晴棠二人將淨手用的裝滿清水的小盆端了進來。玉瑩和姐姐玉萱淨好手,接過了丫環們遞上的毛巾擦乾淨後,這才輕試起面前樂器的音效來。
調好了幾個音後,玉瑩抬頭正好看見,姐姐玉萱開啟了工尺譜在靜靜的讀著。她倒是並沒有打斷姐姐,而是輕輕的拿了蕭吹了起來,曲調卻是當初最喜歡的蔡琴那首《出塞曲》。
一曲剛罷,姐姐玉萱的掌聲響了起來,玉瑩笑著問道:“姐姐也喜歡?”玉萱聽了妹妹的話,回道:“一直以來,妹妹都不愛看工尺譜,這首曲子從未聽過,是妹妹譜的嗎?”
“當然。”玉瑩回了話,看著姐姐玉萱讚賞的神情,接著說道:“不是。”其實玉瑩心裡說實話,她在前生都沒有學會那些個什麼五線譜,多、來、咪、發、梭、拉、西的。更別提大清現在用得工尺譜了,兩眼瞪得大大,她也只會抓瞎,真真是看不懂。
玉萱有些無奈,撫上額頭揉了太陽社穴幾下,這才笑著道:“哦,姐姐倒是孤陋寡聞了這首好曲。”
“妹妹不會用工尺譜,要不再多吹奏幾遍,姐姐把它記下來,怎麼樣?”玉瑩提了議,轉了話題的說道。玉萱笑了點了頭,算是應了玉瑩的話,倒也沒有再追問下去。心底鬆了口氣的玉瑩,便撫上蕭重新吹奏了起來。
待到玉萱記下後,玉瑩這才笑著說了話,道:“姐姐,這首曲子妹妹聽到時還有唱法的。要不,你彈我唱。”玉萱聽了這般說,於是有些好奇的回道:“哦,那妹妹唱唱。”說完,起手奏響了琴音。
“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請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我心中的大好河山。那只有長城外才有的景象,誰說出塞曲的調子太悲涼。如果你不愛聽,那是因為,歌中沒有你的渴望。
而我們總是要一唱再唱,像那草原千里閃著金光,像那風沙呼嘯過大漠,像那黃河岸陰山旁。英雄騎馬壯,騎馬榮歸故鄉。”玉瑩的歌聲唱罷,心底卻是有些激動。她在那一瞬間,真得很想去看看那關外的草原風光。
過了良久,玉萱停下了最後一個音符,方才讚歎的說道:“這首歌雖說只是些呢語,不成詞譜。不過,卻是有些草原兒女那種質樸,讓人有一種大氣了然的感覺。”然後,又看著神色開心的玉瑩,勸解的說道:“妹妹在府裡唱唱到不礙著什麼,只是以後這些個曲子,還是放一放的好。”
“姐姐,玉瑩明白。這不是今天咱們姐妹二人,才想逗個樂子嘛。”玉瑩笑著回了話。其實她心裡很是明白,姐姐玉萱也是為了她好。滿洲注重騎射,再說這個時代可不比前世什麼明星歌星之類的,這是康熙朝啊,往後就是再過上百年,那表演的戲子也還是下九(和諧)流來的。
玉萱聽了妹妹的話,也是笑了。這時,晴雯從屋子外趕了進來,稟道:“回姑娘,二姑娘,剛得到訊息,李姨娘順產了,是個小爺。”
“哦,她倒是個好命的。”玉瑩撇了下嘴,諷刺的說道。
晴雯聽了這話,繼續微低著頭,回道:“回姑娘,二姑娘,還有個訊息,太太剛又去了夏姨娘那兒,說是夏姨娘好像也要生了。”
玉萱聽了這話,神色倒是不變,笑著問道:“我要是沒記錯,李姨娘估摸著是足月的,夏姨娘還要差上一個月才到日子吧。”
“姑娘沒記錯,夏姨娘是還要差上一個月才夠日子。”晴雯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