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嘴就要再命令,高力士這個時候說道:“小寶,那總要有原因吧?不少字既然不缺,為何還收。”
“自然有原因,我家不缺這錢,可並不是代表所有的人都不缺,很多商人其實也想做點好事兒,但這錢投出來,修橋補路,就要年年拿維護的費用,買賣做的好時可以,要是突然做不好了,那自然修的橋和路就逐漸荒廢掉了。
如果像我這樣,讓過路的人交上一點錢,以後就算是商人沒錢了,也能有過路費來維護,何況這錢應該收,坐在橋頭兩邊的,有一個就是在漕渠上擺渡的船伕,他擺渡會收錢,現在有了橋,他就不用擺渡了,到上面坐著收錢,到時候得的錢有他一點,和擺渡差不多。…;
沒有這座橋,坐船難道就不花錢?花的還更多呢,所有很多的人寧肯繞遠也捨不得那點過河錢,我們的便宜啊,尤其是經常來往的,包月才二十文,包年二百文,多便宜。”
張小寶這是打算把收費進行到底了。
王鵑也在旁邊幫腔“可不是麼,光想著做好事兒,到最後讓損失的商人無力再去做,那怎麼行?我和小寶就準備先把修橋的錢賺回來,等著再賺錢來,繼續拿出來修橋修路,集天下行人之財,修天下行人所行之路。”
李隆基這下不出聲了,不再要求張小寶取消收費,而是想著兩個人說的話,此時船已經到了橋下,橋上的人早就被人給清空了,萬一有人從上面吐口痰落下來怎麼辦。
李隆基抬頭看看擎著模板的鐵索和補漏的繩子,覺得張小寶和王鵑說的也不錯,換個商人這樣說,會認為他是在狡辯,有商人不在乎錢的嗎?
但張小寶和王鵑說出來,就不讓人懷疑,他們真不缺錢啊,每年都要拿出來很大一筆錢來做地方基礎建設,要說他們指望著收個過橋費和過路費發家,那根本不可能。
高力士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他被張小寶和王鵑說動心了,是呀,不求任何回報的付出不長久,一百個商人有一個嗎?
於是對著李隆基說道:“陛下,若真的按小寶和鵑鵑所說,以後願意修橋和修路的人就會更多,何愁我大唐道路不暢通?無數個商人主動去修,估計用不上幾年,我大唐就會處處有路,河河搭橋。”
李隆基點點頭,真要是讓朝廷出錢修那麼多的路和橋,朝廷出不起,就算一時出的起也維護不起。
覺得差不多想通了,剛要贊成,突然又想到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對著張小寶和王鵑問道:“那如果是很多的商人只為了賺錢而修路修橋怎麼辦?百姓的錢財豈不是都讓他們賺去了。
就比如你們這座橋,兩年便可回本,想來其他的人也不會在黃河上修橋吧?不少字修不起啊,只能在這樣可以修的地方修一修,他們要是在故意抬高價錢又如何?”
“一會兒我就交稅,並且寫一個文書,路橋費只要賺到了,就先給當地的官府,但這錢是直接給京城的,地方上不能挪用和扣留,如此一來,就延長了回本的時間,重稅,估計需要四年才能回本。
回本之後同樣要繼續交稅,並且降低來往的費用,在合同中寫清楚了,到時候陛下就能夠籌集到許多的錢,再用這筆錢來做事情,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張小寶對於這樣的問題都不用多想就知道該怎麼辦。
王鵑也說道:“正是,唯一的難處就是無論多好的政策都需要用人來執行,比如瞞報謊報,說是不能挪用依舊挪用,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之處,一旦錢財多了,很多官員甚至願意冒著殺頭的危險來做。”
聽著兩個人的話,李隆基嘆了口氣,即贊成張小寶說的,又同樣擔心王鵑提到的,確實如此,誰能保證下面的官員就不貪呢?總是帶著僥倖的心理,哪怕明明知道可能會被殺頭。
一時想不到解決的辦法,李隆基看向了高力士。
高力士到是有自己的考慮,說道:“陛下,可以讓很多沒有位置的官員在地方上來回走動,一個是監察某個地方是否修了橋和路,是否收錢了,另一個也好給他們找一個活幹。…;
如果有人想要賄賂他們,也行,陛下可以讓不同的人每隔上半個月到那邊轉一圈,看看他們是否給的起,甚至可以用這個與考評掛上勾。
比如縣中的官員互相監督,只要發現有人這樣做了,那麼一旦舉報,就可以獲得升值的機會,雖說不能完全杜絕,但一定能有不錯的效果,再偶爾派人檢視檢視,到時候殺上幾個,還能讓官員老實一點。”
“此計可行?”李隆基其實已經在心中認可了這個辦法,但還是問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