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千萬別讓,買賣就是買賣,難不成你們看不起我?以為我是會用自己的身份來欺負人的候爺不成?”
李瑀連忙拒絕,多要那半成有什麼用,還是跟著小寶的計劃走的好,果然又要動手了,行,有錢不賺怪可惜呢。
田會長放心了,隨便又說了說那邊燒出來的陶器,也沒多呆,這就告辭離開。
李瑀的幕僚小蟲又從屏風的後面轉出來,手上還拿著當初張小寶給寫的計劃,一臉的崇拜。
“大人,是不是馬上就組成自己的商隊到周圍的縣中去談買賣?千世商業協會的人已經要動手了。”
“去吧,這個事情就交給你了,稅呀,很多的稅呀,這下縣裡面有錢嘍,我哥和小寶投的錢也可以一點點賺回來了,要是再能找別的人借一下錢就好了,如今卻是需要用縣中的錢來墊付。
這屬於挪用,哪怕是我自己借,百姓同意了,以後我也得想辦法補償一下,還好沒有人會來追究我,哪個地方不挪用?朝廷都來回地挪呢。”
李瑀把事情交給小蟲去辦,想著需要挪用一下公款,總覺得彆扭,以前挪用的時候就沒有這樣的感覺。
當然,這個不是白挪用,需要用自己的幾個小買賣抵押,不然現在的衙門財政公開,沒有抵押,不好跟百姓交代。
當京城這邊的李隆基上船出行的時候,張小寶寫給李瑀的信也送到了地方。
把信展開,李瑀看了一遍,露出了開心的笑容,自言自語地說道:“小寶就是小寶,名不虛傳,好,種柳樹,大量的種,能種竹子的地方也使勁種,再於本縣和周圍的縣收購乾草和秋收後的稈子,等著賺大錢。”
想到高興處,又把信拿起來重新看,上面給分析了一下昌寧縣未來的發展,說是隻要投錢過來的商人們有錢可賺,就不會撤出去,今年或許別的東西都夠用,畢竟新開的窯是需要試著看看怎麼燒。
每個窯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窯好,有的則差一點,差的自然要重新建,等到明年窯都試好了,並且打出來銷路之後,那才是真正的大生產時代的到來。
陶器啊,不是一個羅一個那麼放著就可以的,必須要有保護的措施,什麼東西用來保護最好,當然是竹子和柳條編的筐了,還有乾草,今年看著夠來,明年絕對缺貨。
那樣一來,現去準備就來不及,不管是為了自己賺錢,還是幫著商人能夠儘快地把貨物安全地運走,都必須要提前準備妥當。
柳樹非常容易活,隨便插個柳枝就可以,生長的速度還不慢,竹子就更是如此了。
除了這個建議,還有一個是讓昌寧也開始製作蜂窩煤,然後用來燒火,把省下來的柴火做成紙,厚厚的那種,到時候張王兩家會提供一種用來給紙漿壓模的東西,壓出來之後,同樣可以用在陶器的方面。
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看李瑀都覺得心中舒服,這才是真正的好辦法,把資源利用起來,等著千世商業協會的人把增資過來的錢財用出去之後,又能收入一大筆錢。…;
“不行,我得早早準備,把這些事情寫個資料,等叔叔到汾水的時候,見了叔叔有話說。”
心中有了決定的李瑀一面安排人去收夠草,一面讓人大量地栽種柳樹和竹子,一面又開始寫起了報告,各種的資料都列明白了,好等著船隊過來的時候能夠流暢地說出來。
******
張小寶不知道李瑀能做到什麼程度,他也沒打算在昌寧賺錢,隊伍起程了,他就被安排到了李隆基所在的大船上,跟著他的還有小貝等人。
船走的漕渠,到了前面能夠換道的地方就會進入汾水。
李隆基出來一次也不容易,曾經還有不少的人反對,終於是在張小寶和王鵑願意出錢之後,這才讓反對的人同意下來,不然還得費不少的勁。
剛一到船上,李隆基也不想著就在船艙中悶著,搬了套東西,坐在船頭的甲板上,手上拿個望遠鏡四下裡看。
現在走的路是順水,等著要進到汾水河的時候才是逆流,故此船的速度非常快,除了船上有護衛,岸邊也有金吾衛騎馬跟著跑,以免有人埋伏在那裡。
一天半之後,正值晌午,李隆基依舊跑到外面來坐著,順便看看自己國家的景色,看著看著就發現前面的河面的上空多了一座橋。
“力士,可知何時出了這座橋?”驚訝中的李隆基對站在旁邊的高力士問道。
高力士也不知道啊,疑惑地看了看,搖搖頭,回道:“臣不知,是誰那麼好心給修了一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