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火,甚至當成練字用的紙之後,會樂意購買。
還可以在報紙上印小故事,笑話,給沒有功名又找不到好工作的識字之人加一份收入,小寶信上說,凡是家中有孩子在學堂唸書的,至少八成能買報紙,不為上面寫的事情,只為讓孩子幫忙念時那種自豪的心思。”
高力士沒把信給皇上看,只給皇上講解。
李隆基略微一合計,認同道:“也對,王大家買了報紙,讓孩子坐在門前念,王二家也有孩子在學堂唸書,看到聽到後,必然會買報紙讓自己孩子也在門前念,哎呀,如此一來,孩子還能在學堂外多練習呢。
朕以後想要做什麼事情,只需讓人在報紙上寫一段支援的話,並講出道理,那朕在做的時候,百姓就會非常支援,一舉多得。
張小寶啊張小寶,把事情都想到了,朕真想把他直接調到京城當宰相,可他還是太小,力士,他如今可以考科舉了吧?明年讓他參加春闈,朕給他個狀元,以其之才,不算朕偏向吧?”
“不算,小寶得狀元,無人敢誹議,當不上狀元,才難堵天下悠悠眾口,不僅我大唐人會質疑,就算其他國家也會看笑話。
只是臣看他們的意思,鵑鵑也想考科舉,小寶有時還挺怕鵑鵑的,如別的富貴人家像他這麼大的人,已經有暖床的丫頭,或者選個侍妾,偶爾還要去勾欄之地喝喝酒,聽聽曲。
但小寶不僅沒有做這些事情,偶爾還會給鵑鵑做好吃的,一個大丈夫,又不是廚子,怎能行這般事?臣有時真想不通,好在鵑鵑不是悍婦,不然臣說什麼也不同意。”
高力士又想起王鵑,併為自己的乾兒子抱不平。;
李隆基不願管張小寶和王鵑誰聽誰的事情,接過高力士手中的電報,一字一句看起來。
“太白,後日芙蓉園又人出錢辦一次酒會,聽聞有大人物要到,你不如早早準備,到時說不定被看上,換一個更適合的位置,整日見你處理報表,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戶部都事的職務真不適合你。”
戶部辦公的地方,李白坐於窗下,不時對照下桌案上幾套表格的資料,偶爾又扭頭看看外面斜陽穿簷的景色,正抽空嘆息一聲時,他後面一張桌子邊坐著的人湊過來低聲說道。
李白不用看也知道是誰,戶部管三個道的主簿,比自己的品級低,總找自己要詩,然後拿去炫耀。
聽到他提起的芙蓉園,想到那裡的曲江岸已經一片蔥綠,李白的眉頭稍稍舒展,可還不等高興的心情充盈起來,又嘴角動動,搖頭嘆息道:“不去,我要把表做好,前幾日飲酒耽誤了,不去,哪都不去。”
“真的是大人物,好象有什麼郡王呢,萬一再有郡主也去,看上了你,那……。”主簿似乎還不死心,繼續勸,其實他的目的是讓李白換個地方,他好接李白的位置。
李白依舊搖頭,見他催的緊,把那擺在筆枕的毛筆拿起來,對其說道:“奇升兄,這段日子以來,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是如何當上的都事麼?好奇是什麼人舉薦的?”
“是,是,太白,你想告訴我了?”主簿點頭,期待不已。
“以前不想告訴你,我也是打算在京城尋一府拜拜,好選個更好的地方,可是,凡是我找到的人,一問起我以前所在的地方,知道是誰舉薦的之後,卻馬上一改剛開始時的舉薦之意,只與我談論風月。”
李白一想起這段時間來受到的打擊,就不由得喪氣起來。
主簿探個脖子“你都找誰了?”
“找過咱戶部的尚書王晙,找過賀知章,找過源乾耀,甚至還給武惠妃送過帖子,反正能找的,人家給我機會見我一面的人我全找了,結果還是一樣。”
李白一個人一個人名說出來,主簿聽著又驚訝又羨慕,沒想到李白竟然能受到這麼多人的召見,自己可沒這本事,突然想起一個人來,向李白說道:“太白,你沒去找工部尚書張忠?他或許能有點辦法。”
“找他?哎~我就是他兒子張小寶舉薦的,在積利州那邊時,是建安,張小寶問我想要哪個官,五品的不給,我只好選擇了一個都事。
我以為先進到京城,張小寶雖說讓我當都事,但我可以自己找人登門拜帖嘛,萬一再被別人安排下,豈不是不用當都事了。
也怪我自以為是,我只認為張小寶名聲大點,家中有錢,人聰明,可對京城官員的影響不會那麼大,說實話,來的時候我還以為張小寶那隨意寫的舉薦信沒用呢,別人至少也要有個象樣的紙張吧?他就弄了一個紙條,寫一句舉薦我的話,最後落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