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的時候,就大笑幾聲,最後活了下來,有的還達到了目的,凡是沒活下來的,姐姐說,故事裡沒寫。”
小遠本打算把幾個故事都說說,見渡邊十一郎快被殺了,怕時間不夠用,只好簡短一下。
小貝眨眨眼睛,想起一個情節了,於是連忙對著被押出去幾十步的渡邊十一郎喊道:“你為何發笑?”
喊完之後,對比一下故事情節,覺得有出入,又吩咐道:“來人啊,把渡邊十一郎押回來,本官有話要問。”
渡邊十一郎就這樣又回來了。
“邊一,本官問你,為何發笑?”小貝眨動著眼睛,盯住渡邊十一郎問,神色中隱有期待。
渡邊十一郎原以為自己死定了,不成想居然又被帶了回來,覺得自己的計策成功,他還不知道,如果他的回答和小貝聽到的故事中的不一樣,小貝就要很失望,還會殺了他,是的,小孩子的想法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奇怪,你跟他們講不出道理,這是也為什麼大唐的官員那麼怕小貝。
儘管渡邊十一郎猜不出小貝把他放到了故事中的事情,可他也清楚,眼下是自己最後的機會,他希望張小貝能如先前說出傳說中的外交辭令一樣的聰明,能夠理解他的話。;
為了活著,渡邊十一郎鼓足勇氣,抬起頭與張小貝進行無畏地對視,看到的是張小貝期待的目光,他不知道小貝期待的是他能按照故事情節走,如果知道的話,他可能寧願憋口氣兒把自己憋死,畢竟把生死與故事關聯在一起是很悲哀的。
他只知道,眼前的張小貝不是那個想象中隨便欺騙的孩子,得慎重對待,必須的。
心中飛快地組織了一番,渡邊十一郎開口道:“我一笑大唐官員無氣量,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為常,何如錢財為小可,一句不同斷魂殤?”
“是極是極,和故事裡說的一樣哈?”小貝先是點頭同意渡邊十一郎的說法,又小聲問小遠。
她明白渡邊十一郎表達的意思,就是說,兩國交兵都把不斬來使作為常態,難道為了一點小錢,就起了衝突而要殺人?
小遠跟著點頭:“意思差不多,聽他繼續說。”
於是小貝又問:“那二笑呢?你笑了三聲。”
渡邊十一郎微微鬆口氣,有張小貝的話,說明暫時還能活,低頭沉吟片刻,道:“二笑,二笑周禮今時忘,不教對錯只用強。去命無非頭點地,奪志豈有為刀槍?”
“很好,不錯。”小貝繼續贊同,渡邊十一郎的意思是說,自己忘了周禮,也就是想不教而誅,殺人簡單,頭點地而已,但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其志,自己能殺他一個,難道能殺光所有日本勇士?
小遠也同樣點頭:“不錯,渡邊十一郎,真難為你了,居然能夠知道這麼多事情,我家的軍隊,哦,是我大唐的軍隊就是這麼幹的,所有人都要會識字,將軍死了營長替,營長死了隊長頂,隊長死了夥長上,夥長死了有什長,什長死了隨便一個小兵也可以,絕對不會耽誤作戰意圖,所以奪帥不可怕,怕的是沒有了士氣,我家,哦,我大唐的軍隊就是,帥旗不倒,死戰不退。”
“是呀是呀,邊一,你還真挺厲害,現在說三笑?”小貝也承認,渡邊十一郎沒說錯,符合故事情節。
渡邊十一郎先是愣了一下,他還真不知道張王兩家的私軍已經達到了所有人多識字的地步,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正如王小遠說的那樣,一個死了另一個上,作戰意圖全能看懂,遇到這樣的軍隊除非殺光所有人,否則根本無法阻止對方的戰術安排。
接著想到自己管不了軍隊的事,自己面對的事情是怎麼活下來,這才收攏心情,說道:“三笑……三笑大勢無力管,不怨朝官怨邊遠。天下冥冥千萬物,飛蠅難落無縫蛋。”
“哦~!”小貝再次點頭,人家說自己沒有辦法管住大唐的官員,卻怨很遠的日本,如果大唐的官員都能做好,那麼日本人也沒有辦法。
“好吧,不殺你了,和故事裡看到的差不多,邊一,問你個事,你是不是也聽過姐姐講的三國?”小貝被故事情節打動了,決定放渡邊十一郎一馬,否則真殺了的話,豈不是顯得故事不真實?
“什麼三國?”渡邊十一郎迷糊中。
“三國演義啊,比三國志情節精彩多了,就是曹操、劉備、孫權,他們三個人的國家,魏蜀吳嘛,最後是姓司馬那小子成功了,變成了西晉和東晉,嗯!這是另一個故事。”小貝掰著手指頭說給渡邊十一郎聽。
渡邊十一郎搖頭。
小貝很遺憾:“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