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西撤的大門,如果他們能收編這支裝備精良的軍隊,那麼他就能打通一條太原軍隊撤回關中的通道,這對儲存唐朝的實力,意義極其重大。
大帳內,李世民注視著面前的地圖,沉思良久對長孫無忌道:“無忌應該很熟悉獨孤懷德此人吧!他真有統帥大局的能力嗎?”
長孫無忌笑著點點頭,“殿下這個問題問得好,關隴貴族最大的特點是一代不如一代,老一輩都很厲害,像我父親,還有元氏三兄弟,還有竇慶、於仲文、獨孤羅、賀若弼等等,都是能獨擋一方的大將,而目前這一代中皇族李氏不算,勉強算得上名將之人,只能說李密不錯了,可惜他已早死,正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實在無可用之人,只有把獨孤懷德給拉出來當主將,當然這也和獨孤家族主導有直接關係,不過獨孤懷德此人當先鋒大將還可以,可讓他當主帥,實在有點高看他了。”
李世民點點頭,一指長安故城道:“他居然後勤重地放在長安故城,這豈不是把後頸露給了我們嗎?”
“殿下是打算從後面給他們來一刀?”
李世民冷笑一道:“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
黑夜中,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隊正無聲無息沿著渭河向西面疾奔,所有戰馬都裹上了厚厚的麻布,他們在一片森林中疾奔,馬蹄擊打地面,沒有了從前轟隆隆的雷聲般轟鳴,卻有了另一種更深沉的悶響,儼如一陣狂風席捲過了渭河南岸。
李世民親自率領這支玄甲輕騎,目標直奔數十里外的長安故城,長安故城距離灞上約五十里,騎兵疾速奔行,不到一個時辰便能趕到,兩更時分,五千唐軍騎兵接近了長安故城,距離長安故城只有五里,這時,李世民下令軍隊停止前行,在一片樹林內原地休息。
不多時,先一步抵達長安故城的斥候回來稟報情況,“啟稟殿下,故城夜裡很忙碌,城頭上插滿火把,照如白晝,數千士兵正在渭河馬上上搬運糧食兵器,牛車、騾車一路穿梭不停。”
李世民眉頭略皺,“渭河不是有一條漕河通往故城嗎?為何還要用大車運輸?”
“殿下,漕河早已被淤泥阻塞十幾年了,成了水蕩,無法行船。”
“城內情況如何?”
“城內很忙碌,他們找不到太多民夫,只能士兵自己動手,修補漏雨的倉庫,搬運糧食物資,卑職所見,徹夜不眠。”
“那城頭哨兵呢?”
“只有北城門上有數百哨兵,因為城門開啟,大車穿流不息,但其他幾座城頭上都沒有看到哨兵。”
旁邊秦瓊低聲道:“殿下,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卑職從南門潛伏入內,一舉抓獲他們主將,故城軍隊自然不戰而降。”
李世民搖了搖頭道:“問題是我們不能肯定主將在哪裡?甚至主將是誰我們都不清楚,這樣摸進去風險大不說,也未必能達到目的,依我看,還是從碼頭上著手,先圍剿碼頭上的軍隊,再殺進城內,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勝利。”
另一名大將伍雲召道:“殿下,就怕碼頭上動手會打草驚蛇,不如兩邊同時動手。”
李世民想了想也有道理,便對秦瓊道:“秦將軍可率五百士兵潛伏入城,伍將軍在城外動手後,可裡應外合奪取北城門。”
他又對伍雲召道:“現在是兩更,我們約好三更時分動手,我在碼頭方向會射出三支火箭為號,將軍率兩千騎兵和秦將軍奪城。”
秦瓊和伍雲召一起躬身施禮,“遵令!”(未完待續。。)
第1191章 關中危機(三)
渭河碼頭距離長安故城並不遠,相距不到十里,原本有一條漕河和渭河相連,這樣透過渭河運來的各種物資便可源源不斷送到長安城,這也是長安舊城千年來的生存之道。
但自從楊堅在龍首原新建了長安城後,長安故城迅速廢棄,河道也漸漸被淤泥堵塞,再也無法發揮運輸動脈的作用。
這次關隴聯軍用長安故城為後勤重地,主要就是看中故城緊靠渭河,運輸比較方便,這兩天大量的糧草物質運送到渭河碼頭,碼頭上堆積如山,而聯軍徵到的騾車和牛車不多,只有三百餘輛,運輸能力嚴重不足,他們只得晝夜不停地進行運輸,可就算是這樣,效果還是不理想,大量的物質無法及時運入故城內倉庫,只能用油布臨時遮蓋。
時間已漸漸到了三更時分,渭河碼頭上燈火通明,近三千名士兵正在碼頭上忙碌,將糧食從渭河大船內卸下,整齊地碼放碼頭空地上,一輛輛騾車則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