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5部分

不悅道。

“其實也不盡然!”

陳叔達笑道:“微臣一直覺得,我們攻打蕭銑的準備並不充分,比如糧草運輸問題沒有解決,現在夷陵郡的唐軍只能靠襄陽運糧過來,耗費民力不說,也不安全,而且運輸量也不大,微臣的意思是說,我們應該保持目前的對峙狀態,一方面進行充分的戰爭準備,另一方面可以從內部分解蕭銑,尤其是董景珍,此人值得拉攏。”

劉文靜也補充道:“南郡對我們而言只是便於荊襄巴蜀連為一體,但在我們沒有解決水路交通問題之前,就算拿下了南郡意義也不大,微臣倒覺得江夏郡的鐵礦對我們更重要,我們應該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江夏郡安全。”

劉文靜的態度非常鮮明,鐵礦才是唐朝的重中之重,江夏郡要比南郡重要得多,他提醒李淵,千萬不要因小失大,陳叔達也是同樣的意思,不要為了南郡而導致江夏郡爆發戰爭,李淵最終被說服了,雖然他不想放棄南郡計劃,但為了江夏郡的安全,他只能做出選擇。

“好吧!朕同意兩位相國的意見,暫停南郡計劃,全力保江夏郡。”(未完待續。)

第863章 志同之友

【不好意思,今天只有兩章,昨天看排球興奮過頭了。】

========

在長安朝廷做出最後決定後,南郡的局勢也就沒有了懸念,屈突通從竟陵郡退兵,直接撤退到江夏郡,這是李淵的旨意,李淵封屈突通為荊州總管,軍衙駐地設在武昌縣,也就是說,屈突通將率領重兵長駐武昌,李世民也隨即返回長安述職。

但李孝恭依然駐紮在夷陵郡和南郡梁軍對峙,八天後,唐軍的百艘皮筏滿載著糧食順利抵達夷陵縣,終於解除了李孝恭軍隊的糧食危機,雖然糧食問題解決,但李孝恭也放棄了進攻南郡的姿態,開始轉而經略夷陵郡,為下一次東征做好充分準備。

隨著長安唐廷放棄攻打南郡的計劃,南方的局勢開始迅速冷卻,而與此同時,一年一度的科舉卻漸漸到了沸騰的時刻。

五月初一,距離科舉還有五天,中都城內所有的話題都離不開‘科舉’的內容,和去年相比,今年來中都參加科舉的人數達到了七萬三千人,比去年增加了一萬餘人,主要是南方士子陡然增加,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這一年北隋的疆域迅速擴大,中原、江淮、江南、贛江六郡,所增加的面積遠遠超過了原來的地盤。

中都城內到處是三五成群計程車子,能投親靠友的,則在親戚家中借住,而中都沒有親戚,那也只能另想辦法,幾乎所有的客棧都已爆滿,寺院、太學也住滿了借宿計程車子,為了解決南方士子的住宿,朝廷特地將中都城內的左衛大營騰空,三千頂帳篷成了南方士子們的臨時住處,而且朝廷提供免費飯食。

朝廷對南方士子的照顧一度引起北方士子不滿,不過朝廷很快對北方士子的食宿也給予了相應的補貼,不滿之聲也漸漸消去了。

這天下午,在北市附近一家酒肆內,近百名士子擠滿了二樓,喧囂聲、高談闊論聲使大堂內異常嘈雜,在最裡面一個偏僻角落內,盧涵正獨自一人坐在桌前自斟自飲。

他是一個月前和一群豫章郡士子一同乘船來中都,他化兩倍價錢在附近一家名為順興客棧內租到一間閣樓,每天足不出戶在閣樓裡拼命攻讀,經過一個月的溫習,他漸漸恢復到去年科舉前的狀態,終於鬆了口氣,便出來走走,瞭解一下今年科舉的形勢。

這時,旁邊傳來一個溫和的笑聲,“這位兄臺,對面位子可有人坐?”

盧涵一抬頭,只見身邊站著一個滿臉笑容的年輕士子,身材中等,年約二十歲出頭,長得方面大耳,儀表堂堂,盧涵頓時對他有了好感,擺手笑道:“請坐!”

年輕士子坐下笑道:“今天來晚了一點,找一圈都沒有位子了,只有兄臺這裡有一個空位,所以便冒昧前來打擾。”

“無妨,一個人喝酒也無聊,有人說說話也是樂事。”

年輕士子讓夥計上了一壺好酒,三個菜,和盧涵的酒菜拼在一起,盧涵見他頗為客氣,便笑問道:“聽口音,賢弟好像是南方人吧!”

“在下是餘杭郡錢塘縣人,姓褚名遂良,字登善。”

“原來是褚賢弟,也是巧,上個月我才去過錢塘縣,褚賢弟是從錢塘縣過來嗎?”

“說來慚愧,我是從洛陽過來,已經好幾年沒有回家鄉了,兄臺貴姓?”

“我姓盧名涵,字默然,涿郡人。”

“原來是盧兄,小弟有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