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是偽造的,蔣青山夫婦是謀殺身亡,根本不是自殺身亡。
當時現場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破案線索。*中蔣青山夫婦開始為不生孩子經常吵架,感情不和,後來有了孩子也常打架,有時也動槍,這其乎成了家常便飯。他倆也親手製造了許多冤假錯案,謀殺他倆是為了製造人死案結的態勢。所以省廳就順手推舟,說是夫婦雙雙自殺,但嚴密注視著他們留下的兩個兒子。
兩個兒子後來跟著爺爺婆婆長大,在學校時受人欺負,兩兄弟在學校打架出了名,都只讀到初中畢業,踏入社會後,他倆自己成人,開始慢慢學做早點生意,從不惹事生非,後來又開餐館,做電器生意,做生意做精了……八十年代末,計劃經濟時,他倆倒買化肥、鋼材……這需要雄厚的經濟資金週轉,可是他們有。而且,他們次次趕到國家下檔案禁止個體經營倒買鋼材、化肥之前,次次見好就收,當時憑他倆的資歷、對市場預測和對國家政策的理解,是根本不可能有這個預測能力的。估計有人支援他倆,而且支持者一定同蔣青山夫婦有關聯,省廳積案處一直秘密注視著。
蔣家兄弟一直守法經營,從來沒做過虧本的生意,生意越做越大,1993年,他倆在競標中取勝,承包港商的歌舞廳,第二年競標取勝包下了夜總會,經測算,蔣家兄弟十多年來的正常收入與實際收入資產總額相差太大。他倆即沒違法,又沒偷,也沒搶,哪來的這麼多錢和資產?這進一步證實了以前的判斷:他倆有一個財團支援,可為什麼要支援他倆?這必定同歷史積案蔣青山夫婦有關。
1997年,蔣老在喝酒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