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的圖片、型號和詳細引數;也有歐洲各國的戰機;你英文不錯;一看就明白。”
周至柔頓時無語;好在醫院已經到了;否則真不知道該怎麼和吳銘說才是。
有吳銘陪同;墜機現場的勘察工作進行得很順利。
數十名從各部門抽調匆匆組建的調查小組成員在民團弟兄的幫助下;很快便完成了現場拍照和飛機殘骸收集工作;一挺嚴重變形的十二點七毫米口徑機槍和四挺七點九二毫米機槍整齊擺放在山下草地上;機身殘骸也儘可能收集在一起;晃眼看去有點兒像是雜貨地攤。
直到現在;中央航校教育長蔣堅忍都沒機會和吳銘說上句話。
一同騎馬來到這地方後;吳銘就向本地幾個民團頭目吩咐百餘團丁全力配合客人們的工作;然後蹲在溪邊的大樹下吸菸聊天;任由事故調查組自己於。
蔣堅忍見狀頗為惱火;但調查工作開展很順利;蔣堅忍也沒有什麼理由埋怨吳銘;弄到最後只好對滿頭大汗的周至柔抱怨:“這個吳銘不就是個新編旅上校旅長嗎?怎麼如此傲慢?”
周至柔想了想;靠近蔣堅忍低聲說道:
“其實他人挺不錯的;若是成了朋友;他非常夠義氣;最重要的是他有真本事;委座親自為他編寫的《工事堡壘構築法》作序……這本書和他三年前編寫的兩本軍事教材一起;已經被中央軍校列為必修教材;他創造的各種工事堡壘的構築方法;一年前已在中央陸軍各師各旅推廣。”
“俞良楨和我的老長官辭修將軍等人都曾是他的上司;一起在贛南戰場上打過仗;與他交情極為深厚;對他的軍事才能非常欽佩;彼此間書信往來不斷;要不是他不願意離開浙西;恐怕早已是主力師少將師長了。”
蔣堅忍驚愕不已:“這樣的人才待在這地方於什麼?”
“我也搞不明白;正想今晚好好問他呢。”周至柔笑道。
太陽下山前;現場勘查就已結束;周至柔和劉汝霖、方佑淳也不管吳銘答不答應;湊在一起商量片刻做出決定:
為了不太過麻煩鎮中民眾;只留下五十多名地方政府官員們住在鎮公所招待所;十餘名軍醫組成的救治小組住進傷員所在的附屬醫院;其餘人全部住進鳳凰山訓練基地;那裡有完善的營房和無線電通訊設施;方便與南京和杭州方面聯絡。
眾人騎馬返回鎮子的一路上;心情輕鬆了很多;不少人開始注意到自己胯下的馬匹高大健壯;異常神駿;看樣子都很貴重。
劉汝霖等人詢問陪同的民團頭目才知道;鎮子東南方有個養馬場;長期保有種馬三百多匹;如今大家乘坐的兩百多匹馬馬齡均在兩歲至兩歲半之間;是四年前透過上海洋行引進的十幾匹阿拉伯種馬;與遼西良種蒙古馬雜交後生出的後代;專門繁殖的阿拉伯純種馬數量不多;每年也就十幾匹小馬;養到一歲半就賣出去了;買主大多是江浙和江西的名門富紳;一匹純種馬的售價就能解決養馬場半年的費用。
酷愛戰馬的劉汝霖聽完;二話不說;打馬靠近吳銘;低聲要求怎麼樣也必須給他一匹純種阿拉伯馬;需要多少錢儘管開口。
吳銘不說話;看到劉汝霖著急了才告訴他:“專門給你和馬大哥的兩個小傢伙;還有我那小侄子都留了一匹……本來我還打算過年時作為禮物送到杭州交給幾個小傢伙的;既然你這麼猴急;明天回去的時候就帶上吧”
“不過我得提醒你啊;兩匹阿拉伯小馬雖然骨架高大;但只有十七個月大;回去需要好好飼養慢慢訓練;不能過度使用。”
劉汝霖喜不自勝;謝謝也不說一聲;勒住馬等後面的方佑淳上來;靠上去就是一番低語。方佑淳抬起頭看了看前面的吳銘;最後還是搖搖頭無奈嘆氣。
第三卷步步驚心 第180章 難言之隱(上)
進入鎮中;天色尚未暗下來;街道兩邊人行道上形狀典雅的西式路燈已經陸續亮了起來;將兩旁櫛比鱗次的各式商鋪、茶樓、酒館點綴得更為繁華。
毛良塢兩個礦山實行的都是白天工作制度;工人們的工資都很高;兩千多工人經常是下了班直接在礦上的大浴室洗澡換衣服;回家領著自己的老婆孩子逛街下館子;其中還有不少嫁到鎮子裡的畲族小媳婦;依然裝著極具特色的畲族服裝;一眼望去;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令人彷佛置身於繁華的上海租界。
只有吳銘和本地民團弟兄心裡明白;平時很少有這麼熱鬧的時候;估計又是騷包的鎮長大人閒不住了;提前吩咐開啟所有街道的路燈;估計還用高音喇叭說了些什麼;否則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