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三番四次的準備實現這一設想,可惜,迫於戰爭而無奈停止。
1953年,華夏成立之後不久,當時的國***加*主席在聽取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庫規劃的介紹時,就希望在三峽修建水庫,以“畢其功於一役”。
而三峽水電站卻是在1992年才獲得華夏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建設,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
三峽工程也是一曲悲傷的離歌,由它所引發的移民搬遷、環境等諸多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
最終,三峽工程採取“一次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的建設方式,水庫淹沒涉及hb省、zq市的20個區縣、270多個鄉鎮、1500多家企業,以及3400多萬平方米的房屋。
從開始實施移民工程的1993年到2005年,每年平均移民近10萬人左右,累計有110多萬移民告別故土。
每一個三川人,每一個涪陵人都對三峽這個名字刻骨銘心,多少史古蹟淹沒在三峽之中,而現在的三峽水電站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發電站,這又讓多少三川人為此而自豪。
三峽工程從一個虛無的設想到現在的真正投入使用,經了將近90年的時間,它是華夏發展進步的一個重要見證。
而現在的三峽水電站,每一年的發電量是一千億度每年,不止供三川一省使用,更是西電東輸,解決了華夏東部很大的用電問題。
雲永望想到這個數字,再想到他們所需要的每個月30萬度電,突然覺得三十萬這個數字是多麼的小。
他傳音入秘將這個想法告訴了毛,毛的眼睛也是一亮。
只是,他們倆還沒有想好怎麼去從三峽裡獲得三十萬度電,要不去三峽水電站附近開一個小型的全機械化的工廠?
然後以工廠名義,從水電站買電,那應該不會要引人注目了吧?毛想著。
可是,又覺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