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這樣,還並不如先改編成為網路劇。在網際網路上積攢人氣。進一步把人氣推到網路上的追劇一組群體。再放置幾年,沉澱下來之後,再改編電影才好!
電影改編的ip未必需要時下最熱門的,而是需要神秘感,以及時間的沉澱。有的東西,需要很長時間沉澱,才能把利益最大化。
比如。《x戰警》、《蜘蛛俠》之類的作品,都是幾十年後才改編成為電影。經過了時間考驗之後,ip是否是經典。確定性更高。
至於電視劇和網路劇,未必需要靠的這麼周詳了。畢竟,這個投資預算更低,回回成本的可能性更大。
《龍蛇演義》的網路劇成本也不過是每集100萬元人民幣。第一季總共投資也才1500萬元。其中。1300萬是製作預算,剩下的200萬元屬於宣傳預算。
……
2012年初,夢入神機在微博上釋出了一條帖子:“《龍蛇演義》殺青了,首次從作者,轉型成為網路劇的兼職。雖然,投資成本不算大,但是,還是獲益良多。尤其是。劇組我說了算,導演和演員都是聽我的。這讓我感受到了瓊瑤女士在瓊瑤劇中一言九鼎的分量。當然了,敢這麼說,是因為這部作品的質量是靠譜的,每集100萬元預算,基本體現了價值。”
“頂,jj加油!《龍蛇演義》原著是經典,希望改編的真人影視不要讓人失望!”——陳坤。
“我是你粉絲哦,《龍蛇演義》網路劇必追!”——姚晨。
“頂,今後影視劇和原著小說同步寫,同步更新唄。希望下一部改編,是我們沒看過的,沒被劇透的!”——某不知名讀者。
接下來,網路上一群的明星、導演、作者和粉絲,開始大量的回覆和轉發。一下子,一夜之間,《龍蛇演義》的話題獲得了數百萬人回覆,點選瀏覽次數數千萬計。微博的話題榜上,很快就佔據了首位。
透過微博等等渠道,開始登入嗶哩嗶哩影片網的網友數量至少達數百萬級。光是透過微博引流,就吸引了數百萬人觀看新劇。
另外,天涯、貼吧、qq群等等各種社交平臺上,《龍蛇演義》話題也開始野火一般迅速的擴散開來。
在2012年2月1日,《龍蛇演義》網路劇播出首日,當天點選率已超過800萬,接下來幾天年,點選率迅速突破3000萬。
由於,《龍蛇演義》網路劇採取了周播,每集播出一集的速度播放。即使,第一季是全部製作完成,並不是邊播邊放。但是,為了今後的長遠利益著想,還是堅決執行每週播放一集。
要知道,日本動漫、韓劇、美劇都可以採取周播的方式播出,中國網際網路上追劇的觀眾,是可以容忍每週一集的速度。由此可見,未必需要按照中國傳統的電視播放規律,採取日播這種形式。
日播的電視劇,往往都是全部製作完成。播出之前既賣出了版權給電視臺,所以,電視劇的製作團隊和投資方,接受的市場反饋資訊是比較遲緩,按照觀眾的反饋來修改劇情,幾乎是不可能。
海外採取周播,一遍播出,一變拍攝的電視劇,“存稿”比較少。但是,卻是及時的按照觀眾和市場的反饋,對後續的劇情進行調整。
高強度的創作壓力下,雖然沒有時間打磨,但卻使得其對市場的非常敏感,所以,劇情開始越來越符合觀眾口味。
簡單說,邊拍邊播,隨時根據市場反饋進行創造,這才是動態、市場化的製作方式。
國內的電影還好說,是根據觀眾的票房決定劇組團隊今後作品的前途。但電視劇和動漫創作體制,都是全部製作完成,然後,就開始播放,創作者根據市場變化而創作的能力完全是不具備的。
簡單說,國內電視劇是市場化不夠,接受觀眾反饋也遠遠不夠的一種落後生產方式。
ip改編因為其ip本身已經是市場化的產物,所以,故事更能滿足現在的觀眾需求。
如果,把影視劇的創作方式,也改編成邊拍邊播,那麼,整體創作水平,短期看不出來,長期會獲得巨大的提升。因為,閉門造車,造出來的未必是市場喜歡的,只有充分的市場競爭和選擇,才能選出市場所歡迎的題材和創作理念。
“《龍蛇演義》大熱啊!”嗶哩嗶哩方面的管理層,激動的向於冬反饋,“光是這幾天,已經給b站帶來的百萬級的註冊使用者。這還未到收費階段,前3集免費,後面10集收費。預計到第四集開始,預計又可能會帶來大量的付費點播使用者!”
“哦?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