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4部分

消費者,甚至願意付出更貴的價格,試圖從他人手中高價購買二手的iphone!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是觸控式螢幕手機的代名詞。只可惜,蘋果這家公司基因裡面就是封閉和吃獨食,所以,蘋果的ios手機作業系統,一直是自己獨家使用,而未授權給其他的手機廠商。

因此,後來谷歌公司的安卓手機,儘管比iphone遲了一年半時間才正式上市。但由於,安卓手機向全球所有的手機廠商免費授權,甚至允許一部分廠商在安卓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改動,研發基於安卓平臺的其他手機生態系統,

由於安卓系統體驗跟蘋果的ios差異不大,在加上價格上更便宜,大量的手機廠商因為不能獲得蘋果的授權,而加入了安卓陣營。安卓手機的出貨量,開始迅速超過了iphone,後來,兩者出貨量的差距,甚至是十倍。市場上,九成的觸控式螢幕手機都是安卓的,只有一成左右是ios平臺的。

因為,安卓成為主流,開發者自然也以開發安卓平臺的app為主。所以,到了後期,蘋果的手機跟安卓系統的手機對比,顯得越來越不好用,app不僅僅數量少,體驗方面開始也落後於安卓。

更厲害的是,安卓系統後來不僅僅是應用於手機,在平板、智慧電視等等領域,也開始成為了主流。安卓的使用者,不僅僅超過ios,也比微軟的作業系統使用者要多幾倍。

未來的安卓系統,無論是使用的便利,應用軟體的數量,還是價格方面,就完爆掉包括蘋果在內的任何一款手機。

喬布斯生前還好,喬布斯去世之後,蘋果跟安卓比,已經淪為又貴又不好,裝逼的逼格還不斷下降的雞肋,

當然了,現在的iphone絕對是劃時代產品,市場上找不到其他的可比的同類產品的情況下,iphone幾乎是一臺印鈔機,產品還在生產線上的時候,已經有很多的消費者和經銷商,提前把錢預存在蘋果公司的賬戶上。

憑藉著iphone,蘋果公司至少還要輝煌十年。即使,未來蘋果吃老闆,漸漸的比不上競爭對手的進化速度,但是。光靠著吃老闆,也至少能混個類似於微軟的歷史地位。

歷史上的微軟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靠著pc視窗作業系統和辦公軟體,成為吸金能力最強的科技公司。但微軟卻是先後錯過了網際網路時代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在日益發展的科技時代,老邁的微軟的新產品一再的失敗。但是,即使一再失敗。微軟盈利能力依然很強,這主要是作業系統和辦公軟體的老本足足吃了幾十年,每年帶給微軟超過百億美元的利潤。這種龐大的利潤來源,讓微軟即使在其他專案上失敗虧損,但依然可以保持長期的盈利。

蘋果即使在未來越來越有邊緣化的跡象,但是iphone卻依然維持著暴利。儘管,未來的iphone已經不像早期的iphone那樣驚豔和不可替代。但是,由於很多消費者的消費慣性,依然可以賺很多年的錢。

而目前的蘋果還是如日中天。未來的安卓,早起也是藉助蘋果手機的替代品,迅速的崛起。

而在蘋果幾年前,斥資1。5億美元秘密研製iphone時,小夥伴公司其實也有一個“跨時代手機計劃”,兩者的產品“恰好”撞車了。

在iphone出爐後,小夥伴公司的手機研發部門,紛紛感覺義憤填膺。懷疑蘋果公司安插了商業間諜。抄襲了小夥伴公司的技術。

當然了,這純屬是誤解。王啟年的觸控式螢幕手機的方案,安全是照搬後來的安卓。畢竟,他對於安卓手機最熟悉。而安卓手機在歷史上,也借鑑模仿了蘋果。甚至,安卓的團隊,有一部分就是直接從蘋果公司挖過去的。

不過。安卓搞的是開放,將核心技術授權給廣大的手機廠商,以拉攏最多的盟友,成為主流的技術標準。而蘋果的手機,由於從誕生上市以來。每一代手機都是暴利,所以,捨不得把這一塊巨大的蛋糕,讓其他手機廠商來分享。最終,蘋果又走上了老路,成為一款小眾的智慧手機。

小夥伴公司的手機戰略,類似於安卓。利用蘋果的iphone吸引了無數消費者的對於觸控式螢幕手機的興趣,與此同時,推出體驗效果類似,但是,更廉價的代替產品。

接著,把作業系統授權給其他手機廠商,以求技術標準能獲得推廣,搶在安卓沒有問世之前,成為觸控式螢幕主流的技術標準之一。

王啟年的計劃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未來的智慧手機陣營,除了蘋果、安卓之外,小夥伴公司的觸控式螢幕手機技術也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