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部分

守傳統,拒絕任何高風險專案,不會盲目加槓桿,應隨危機總是很容易。但每次金融危機的窟窿,都是那些以創新的名義,實質上就是增加金融槓桿搞出很多新產品,最終,都都會導致泡沫和崩盤。

比如,美國的次貸危機,本質上就是金融機構增加槓桿,為了追求盈利,借錢給大量根本無法償還的人。最終,這種無法償還的爛賬,越積越多,遲早有一點崩盤。大量的爛賬登出之後,無數人血本無歸,一部分金融機構和企業破產為代價,為這次危機買單。

王啟年知道這次危機,不過,卻沒有利用這次危機大肆牟利。

早期小夥伴公司規模很小的時候,這種投機行為,可能並不會引起各國政府關注。但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各種投資行為都會遭到關注乃至監控。

所以,小夥伴公司的投資方面,相對比較收斂。更注重長久的利益。

長久利益而言,優質的實業專案,顯然比金融投資更賺錢。

畢竟,像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單以實業的角度來看,年化每年收益率20%出頭,其實並不是多麼驚人的收益率。很多的實業專案,都可以取得這麼一個收益率。當然了,貴在伯克希爾公司的金融專案,幾乎沒有瓶頸。只要不斷尋找到穩定盈利的專案,並且,成為該專案的股東即可,並不考慮經營。

當然了,小夥伴公司的金融投資方面,搞的就跟巴菲特差不多,以長期投資為主。即使,意識到金融危機來臨,小夥伴公司也不過是斥資不到500萬美元買入股指期貨空單,以此來對沖持倉的股票市值下跌的損失,這種行為,類似於買保險。而不是動用龐大的資金去裸做空。

實際上人們都被金融危機嚇壞了,雖然,有很多的行業不景氣。但另外一部分新興的產業,卻是站在風口之上。

比如,觸控式螢幕手機顯然就是逆勢而上,成為這個年代最強的增長點。(未完待續。。)

第四百二十二章 初心

“xphone控訴iphone抄襲其百餘項技術專利,向蘋果索賠50億美元。蘋果稱之為專利流氓,敲詐行為!”

“蘋果公司近日提出起訴小夥伴公司,理由也是侵犯其多項智慧財產權,要求小夥伴公司賠償63億美元。小夥伴公司聲稱,不會向惡勢力妥協!”

蘋果的iphone和小夥伴的xphone,都是你起訴你的,我起訴我的。按照他們僱傭律師團隊的水平,官司可能會被拖的很長,少則幾年,多則幾十年的也不是沒可能。由於,兩者的互相控訴的新聞,經常會出現在頭條,所以,逐漸被很多業內人士戲稱為“冤家”。

兩家觸控式螢幕手機官司打的你死我活,但實際上,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互相借力,吸引輿論關注,免了不少廣告費!

畢竟,蘋果公司的賺錢利器iphone才上市不到一年,累計銷量也不過是數百萬部,儘管每部手機的利潤率很高,但其實不過是給蘋果貢獻了幾億美元的利潤。所以,蘋果也燒不起錢打廣告。

小夥伴公司情況跟蘋果公司類似,雖然,站在風口上,未來前景不可限量。但此時的體格跟真正的科技巨頭,比如微軟、ibm、諾基亞之類的相比,還是有巨大的差距。

比如,此時的傳統手機廠商,一年出貨量都是數以億計,諾基亞為代表的傳統手機廠商,還未真正認識到觸控式螢幕手機,將會顛覆手機市場,僅僅認為,這是一個新的玩具,追求時尚的年輕人可能喜歡。但並不代表手機的發展方向。

當然了,事實證明了,傳統手機廠商都錯了!歷史上,傳統手機最強的歐洲,未來手機品牌紛紛破產淪陷,不到十年時間。歐洲已經沒有自己本土的手機大品牌,因為,抱殘守缺的手機品牌們紛紛垮掉了。日本的傳統手機廠商,也同樣連連鉅虧,等到市場洗牌之後,原本可以列入世界主流手機廠商陣營的日本手機廠商們紛紛變成不入流的廠商。

儘管,王啟年知道,自己的戰略方向是對的,推出產品的時機。也是相對比較精準的。但是,xphone目前還是吞掉了小夥伴公司大量的現金流。光是提前預付給硬體廠商的資金,就超過了30億美元!

這種情況下,儘管小夥伴公司很多業務都在賺錢,但週轉也存在一定困難。

“老闆,現在我們小夥伴價值投資公司,自營的資產規模超過5億美元,絕大多數都是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投資分公司張偉得意的說道。“即使是今年的金融危機爆發,我們也透過股指期貨工具進行對沖。不僅僅沒有損失,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