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0分鐘;

下午:

1 時20分,聽取三平地區彙報情況,約1 點30分鐘;

3 點50分,和組織部長談四陽地區領導班子的調整問題;

5 點30分鐘,話劇團新排話劇《李自成北京稱帝之後》,進京參加會演彩排,

希望張書記觀看審查,並在演出後接見演員。

晚上,有五個省委檔案(急件)等待張敬書記批示,下發;有三個上報中央的檔案,待張書記批閱後上報;有六封人民來信,需要張書記批辦。

……

這年年初,張敬懷有機會到世界上幾個發達國家考察了一個月,這時,他不是憑檔案,而是憑親身體驗知道,我們在各個方面和發達國家有多麼大的差距!過去我們常說:落後就要捱打,現在還可以說:落後就要餓飯!從國外回來之後,無論多麼忙,他都要擠出一個小時讀書。過去他讀的書,大多是有關歷史和文化方面的。現在他讓吉秘書借來一些世界著名企業家傳記,企業管理,現代前沿科學技術,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正是我們這麼多年“以互相整人為綱”時,他們的經濟發展了、科學技術走在了前面。

他首先把工作重點放在大型國有企業的改造上。從卜奎向他彙報的關於林鋼的情況中可以看出,這個在五十年代建設併為國家立了大功的鋼鐵企業,由於裝置落後,技術落後,產品質量低下,已經到了資不抵債的邊緣。現在靠賣廢鋼發工資。林鋼是他確定的試點企業,他經常去調查研究,幫助林鋼製定大政方針,並讓林鋼“走出去”到發達國家以“拿來主義”的態度,學習所有的先進經驗,同時又“請進來”各個方面的“老師”,傳授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

吉海巖在大型國有企業方面,有過很多調查研究和改革的設想,張敬懷讓吉海巖當他和林鋼的聯絡員。吉海巖常常去林鋼,回來向張敬懷請示彙報,有什麼指示,又及時向卜奎傳達。這是張敬懷的試點單位。他想在林鋼摸出一套改革大型國有企業的經驗。

在農業方面,因為有了行之有效的“聯產承包責任制”,他暫時沒有花費更多精力。

經過將近兩年的努力,如果按全省工農業總產值算,在全國各省市,從排名第十五位,已經上升到第十位了。

這天,張敬懷剛剛到辦公室,吉秘書就向他報告,說是張主任病危。

張環友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前就是省委一名副書記。他是60年代初期調到本省工作的。在抗日戰爭時,他曾經是省委書記楊同理的上級,經過這麼多年的變化,他比楊同理反而低了一級。當時,張環友沒有想明白一個道理:一個人在一支隊伍或一個團體中,佔什麼位置,是由各種歷史的、客觀的、個人的、偶然或必然等諸多因素綜合而形成的,這既由不得他楊同理,也不是張環友自己能夠決定的,但是,張環友一直心理不平衡,長期和一把手鬧不團結,住在醫院不上班。到了文化大革命後期,在建立省革委會的時候,根據“三結合”原則,必須結合一個老幹部“進革”。當時,在結合老幹部方面,在誓不兩立的兩大派鬥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凡是“亮”了觀點,當然都要結合支援自己這一派的老幹部“進革”。

張環友成了當時兩派都能接受的“中間人物”。一拍即合,“支左”的解放軍代表也沒有疑義。兩派便達成了協議。張環友便成了代表老幹部的新生“紅色政權”的一名副主任。張主任“進革”之後,因為他也是“三八式”的老幹部,一看那麼多忠心耿耿的老同志,老戰友被打倒,“同病相憐”吧,對老幹部沒有執行那一套極左路線,一上臺,反而落實了一些幹部政策,因此得到一些好評。“四人幫”倒臺後,他又當了一段副主任,省委重新建立,接著恢復了副書記職務。比之文化大革命前,不升不降。

去年末,在幹部體檢時,發現他患了腸癌。張敬懷曾經去醫院看過他兩回,至今,他已經在醫院痛苦地折磨了半年了。

張敬懷聽了吉秘書的報告,立即說:“明天上午我去醫院看他。”

吉秘書看著日程安排,說:“明天上午八點常委開會。”吉秘書的意思是:張書記已經到醫院看過他兩次了,現在是不是可以不去。

張敬懷說:“常委會推遲一小時。”

第二天,吉秘書陪著張敬懷到了醫院高幹病房。一進屋,見張環友在病床上拚命掙扎著,痛苦地大叫著說:“你們讓我死吧!讓我死吧!”

他的兩個兒子加上老伴,死死地按著他的身子。他滿臉是血,好像是忍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