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在京城收藏協會上見過!”王英連忙道。
老爺子點了點頭,目光轉向王錚,“這幾位是……?”
“哦,這位是王錚,非常喜歡收藏,這次跟著過來,就是想跟張老您交流一下!”
“張老您好!”
張子敬聽明白了王英言語中的隱意。在古玩行中‘交流’和‘出手’幾乎是一個意思。因此,在聽完了王英的話後,張子敬便明白眼前這個年輕人,就是這次他想出手古玩的買主。所以,在上下打量了王錚一遍後,老爺子點了點頭。
“你好!”
“這兩位是王錚先生的鑑定師和保鏢!”
在介紹完後,張子敬點了點頭,算是見禮後,才開啟房門,讓他們進去。
“家裡有點藏品,平時安全也就多注意了一些。剛才多有怠慢,請你們見諒!”
“您老客氣!”
說著話,王錚他們魚貫而入,繞過了遮擋視線的屏風後,一個大約四十平左右的寬大客廳出現在眼前。
客廳的裝修是王錚喜歡的復古風格,各種仿古的傢俱極為講究。
“請坐吧!”
道了聲謝,在客廳沙發上分賓主落座後,張子敬讓自己的老伴,以及家裡的傭人給王錚他們端上了茶水。
老爺子應該是個急性子,剛坐下便直接道:“既然你們是來看東西的,那咱們也不多說別的了,直接進入正題!”
話落,張子敬起身從旁邊琳琅滿目的博古架上拿下一件‘曲柄紫砂壺’。雖然看著放的隨意,但從老爺子謹慎的表情中,顯然這不是一件普通玩意。
“曼生壺?”
張子敬詫異的看了一眼王英,“沒想到你年紀輕輕,眼力卻不錯!”
“您老過獎!”
比起平時的吊兒郎當,王英此時彷彿換了一個人。周到的禮節,恭謹的態度,顯示出良好的教養。
“既然你認識,那我也不多說了!你自己看吧!”
說著,張子敬把紫砂壺放在了擦拭乾淨的茶几上。直到老爺子把東西放穩後,才連忙戴好白手套,小心的拿起,仔細品鑑起來。
在王英做鑑定的時候,心中好奇的王錚轉頭,低聲朝坐在自己身邊的王森問了起來。
“這個‘曼生壺’有什麼講究?”
作為博物館第一環任務完成後,才被王錚置換出來的生化人,王森的鑑定知識堪稱頂尖。所以王錚的問題,在他看來清楚而又直白。
“曼生壺只是清代名家陳曼生做得紫砂壺!”
“陳曼生?”
相比鄭板橋等揚州八怪,清初四僧,畫壇四王等名人,陳曼生這個名字對王錚來說陌生的很。
“陳曼生是清代嘉定時期錢塘人,擅長書畫和篆刻,人稱‘西泠八家’。而且除了書畫和金石篆刻之外,陳曼生在紫砂壺造詣上也是一絕。主張制壺創新,因他倡導“詩文書畫,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須要見“天趣”。他把這一藝術主張,付諸紫砂陶藝。形成壺界兩大貢獻。”
“……第一大貢獻,是把詩文書畫與紫砂壺陶藝結合起來,在壺上用竹刀題寫詩文,雕刻繪畫。第二大貢獻,他憑著天賦,隨心所欲地即興設計了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壺,為紫砂壺創新帶來了勃勃生機。他與楊彭年的合作,堪稱典範。現在我們見到的嘉慶年間製作的紫砂壺,壺把、壺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陳鴻壽設計、楊彭年製作的,後人稱之為“曼生壺”。”
王錚瞭然的點了點頭,“一把‘曼生壺’如果是真品的話,它的價位應該是多少?”
“這要看品相,如果品相完美的曼生壺,一把的價格在150萬~300萬之間!”
瞭解了曼生壺的來歷和價值後,王錚便安靜下來。
時間又過了近二十分鐘後,王英才收起放大鏡,小心的把曼生壺放好,吁了口氣。
“這把曼生壺您打算要價多少?”
王英的話無疑告訴王錚,這把壺是真品。
“既然你是老徐介紹過來的,那我也不跟你多要。”張子敬略作沉吟,“這樣吧,一口價兩百八十萬,要是你想給,那東西你就拿走,要是嫌貴,那咱們‘買賣不成仁義在’!”
“兩百八十萬!”
王英思索一番後,略微點了點頭。而後轉向身邊的王錚道:“這把曼生壺的品相值這個價,東西我也看了,沒問題。如果你想要的話,不妨拿下來!”
王錚點了點頭,“張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