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再一次到來的時候就給了他一個很大的驚喜。原本‘人走馬踏’多年踩出來的崎嶇山路,居然變成了一條四米寬的盤山公路。
儘管這條盤山公路的質量很差勁,但最起碼它已經能夠容納機動車輛進出了。這顯然對未來打算在老家發展一番事業的王崢是一個絕好的條件。
最起碼他不需要一開始就要把一大部分資金投入到修路上了。
“真是解決大問題了!”
不過,王崢並沒有高興多久,眉頭便再次緊皺起來。
雖然,有條公路真的很不錯,但這條公路年久失修就真的很不好了。除了剛過李家坪的那兩三公里路況還算不錯外,剩下的公路基本上都被壓爛了!一個個大小不同的坑足以把汽車的速度限制成牛車,而且不少坑中還有積水,騎著電動車的王崢好幾次就差點被過往的幾輛小四輪給濺一身。
王崢很不理解,一條好好的公路為什麼會被壓成這樣?按理說這深山老林裡可沒什麼大型工廠需要載重貨車來回運貨。
暫時放下心頭的疑惑,沿著盤山路繼續向前,過了松樹坪後,一抹抹熟悉的景色映入王崢的眼瞼,兩側彷彿油畫般的風景也讓他迅速的忘掉了路上的不快,變得心曠神怡起來。
“嘩啦……!”
在轉過一道山樑後,忽然水聲大做,藍天白雲之下,一條波光粼粼的大河,從兩山相夾的谷地中流過。
對於這條河,王崢真是一點都不陌生,小時候他可沒少在裡面‘哪吒鬧海’!
清河是漢江的一條支流,它並沒有太多匪夷所思的傳說,名字的來歷也僅僅是因為這條河水質清澈透底而已!
但這條河卻滋潤了王家灣,以及下游十幾個鄉鎮,數以萬計的民生,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下來的盤山公路,是沿著清河的河岸修建的。繼續沿著公路前行,周圍的山體愈發的密集和陡峭,而旁邊的清河也因為河道的彎曲和緊窄變得愈發湍急。更重要的是肉眼看著前方的公路通往的彷彿是一道懸崖,好像到頭了。
但明白地勢走向的王崢並沒有停下,在騎著電動車走過一個‘幾’字形的大轉彎後,眼前的一切豁然開朗。
一個被群山環抱的小型盆地猛然出現在眼前。
遠遠地看去,盆地之中全是青蔥的黛色,映襯著層巒疊嶂的遠山,這青蔥的黛色顯得極為富有層次,彷彿再高明的畫家都無法畫出這種自然的透視感。
蜿蜒流淌的清河彷彿一條玉帶般從盆地中央潺潺流過。在這裡,它沒有了先前王崢所見的湍急和狂暴,反而充滿了一種詩情畫意的寧靜和祥和。
而位於清河左側,靠近山腰的地方,一個炊煙裊裊的山間小村赫然入目。
青山、綠水、山村,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構成了一幅人間最美的油畫。
看著它,王崢心中微微有些激動起來。快十年了,這是他時隔近十年的時光後,再次回到這個養育自己長大的家鄉。
隨著王崢下意識的加快速度,盆地中的一切距離他也越來越近。隨著坡度變得越來越小,
道路兩側開始出現了修葺整齊的農田,道路穿越農田,一直延伸到橫跨清河的古石橋。
古石橋長30米左右,寬也有4米,通體由最普通的青石修建而成,沒有太多繁複奢華的裝飾,但它卻格外的‘健壯’。從王崢有記憶起,它就已經屹立在清河兩岸了。
甚至,連現在王家灣的老人也不記得這座老石橋到底存在了多長時間。總之,他們已經習慣了踩著它穿越清河,進出大山。
石橋兩側有幾頭水牛在河水中悠閒的嬉戲,放牛的娃兒好奇的看著這個山外的陌生來客,直到他跨過石橋一點點的消失在眼前。
過了老石橋,前行不過六七百米,原本在遠處只是一點的小山村,已經完全呈現在王崢面前。
看著那顆仍然枝繁葉茂的豎立在村口的老櫟樹,王崢內心中充滿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有激動、有興奮、有感慨,還有一絲遊子歸家的怯然!
相比縣城老小區裡那座被鋼筋水泥包裹的房子,這裡才是王崢真正的家,真正的根!
山村依山而建,自然不會像沿海平原上的村莊那樣,橫平豎直把每一棟房屋都修建的那麼整齊。
但儘管凌亂,但也有幾分凌亂的自在,多了幾分尋幽探勝的興趣。
王崢並沒有走直通整個村莊的大路,因為這條用石板鋪成的臺階狀的大路,無法通行車輛。因此,王家灣的村民在進出村莊的時候,一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