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的聲音在行進的人群中響起來了。
“阿彌陀佛,這裡不會是十八層地獄吧?怎麼把活人就這樣釘上去了……”
“真是造孽啊,這可都是大活人啊,怎麼就……”
“咱們要落在毛子手裡,該不會也是這個下場吧?”
“完了,完了,這下真的是九死一生了!”
“大概再也回不了家了吧?”
“李彪子、王小樂、趙三丫頭、劉五、於六子、張二虎、陳二丫……”劉宗賢看著眼前的恐怖場面,劉宗賢低聲念起了一串人名,一共有十一個名字!都是在這次萬里遷徙過程中死去的其實並沒有全死,那個名叫於六的孩子幸運的活了下來。先是在天津當童工,後來又在摩門教會開設的學校裡面讀完了小學。後來因為成績優異得到瑪麗亞。克萊門蒂娜基金的資助上了中學和大學。畢業以後成了一名中學教師後來還當了校長,花費了很多時間尋找到他失散的家人,而且還在尋親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塵封的痛苦回憶,最後還寫了一本書,名叫《行萬里路》……
那位大邑縣出來的周大人無聲地走到了劉宗賢身旁,疲憊的問道“還剩多少人?”
“85個,死了11個,還有4個失蹤。”劉宗賢回答。
當初有整整100個安仁鎮移民跟著劉宗賢出來,還沒有到地方,就已經沒了15個,失蹤的4個都是在黑龍江北岸走丟的,凶多吉少啊!
“還有多久能到北興安城?”劉宗賢也問了一句。他zhidao剛才周大人是去向護送他們的軍官提同樣的wenti了。
北興安城就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將要成立的北興安省省會,是一座擁有城牆和護城河要塞城市,不過並沒有完全建成。移民們將在那裡休息上幾天,然後參加北興安城的修築工作,在明年春天之前,他們會被重新編組後安排在北興安城周圍的幾十個城寨當中。
聽到劉宗賢的提問,周大人嘆了口氣,大聲道“要不是這場雨,咱們今天已經到了北興安城了……老劉,熬一下吧!最多還有30裡,今天keneng要走夜路,不過到了北興安把人一交咱們就能舒服幾天了!”
劉宗賢只有嘆氣,他也實在沒有想到,居然少了15人,扣除給方方面面的好處,自己可真是落不下幾個錢。早zhidao是這樣,真不該走這一趟!
……
“趙寅永、金佐根現在麵皮上當然不敢反對皇上平分土地的旨意,可麵皮之下,必然會起貳心的,將來一旦被他們找到機會,恐怕會對宏兒不利。”
承德避暑山莊此時也被瓢潑大雨所籠罩,朱皇帝今兒也沒去勤政殿處理政務,而是擺駕煙雨樓和幾個后妃一塊兒欣賞雨景。現在和朱濟世說起朝鮮事務的是皇后羅香梅,她皺著眉頭,語氣沉凝。
“朕這一番改革之後,豐壤趙氏和安東金氏就式微了,老老實實侍奉宏兒還能保全富貴,想起什麼貳心可就是自己找死了。”
朱濟世搖著紙扇子,笑吟吟地回答道。他zhidao羅香梅、羅香菊姐妹情深,羅香梅也素來視朱國宏為己出,現在關係一下朱國宏的將來也是理所當然。
而朱濟世同樣關心自己兒子的將來,所以才有這一次的朝鮮土改。大明國內的封建勢力要清掃,朝鮮國內不合時宜的封建勢力當然也要洗滌了。和中國不同,朝鮮的封建制度的本質是士族專政。所謂科舉,不過是用來掩飾士族統治的一塊遮羞布。朝鮮的科舉是分成文科舉、武科舉和雜科三類。其中文武科舉只有兩班戶可以參加,平民只能參加雜科,就是考中了也沒什麼前途。而文武科舉考試又以文科舉為尊,名目也是抄中國的,有生員、舉人、進士什麼的。而且比中國科舉容易考,因為朝鮮的進士錄取人數要遠遠多於中國。不過中了進士也不等於有什麼好前途,關鍵還是要靠投胎,如果投在安東金氏、豐壤趙氏這樣的豪門,基本上都是三考連捷,考出來後保準做大官。其中的貓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朱皇帝給朝鮮設計的“資產階級革命”路線,則是徹底掃蕩兩班豪門的勢力。取消他們的特權!分掉他們的土地!剝奪他們統治人民的地方的權勢!
不過,在打壓朝鮮兩班豪門的同時,朝鮮的科舉制度還是要保留的。而且還要參考眼下大明科舉的規則進行改革。不再實行三科制,也將實行生員為官weilai的朝鮮王國同樣需要大批地方基層官員去直接管理人民,而不是那種將人民和土地交給士紳管理的變相領主制。
“皇上,朝鮮領議政一職,將來還是給趙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