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大中華經濟圈中的那些富豪和權貴們渡假放鬆,逃離大明帝國的那些喧鬧的大城市的最好去處之一……這當然都是我們朱大皇帝的功勞,後世日本人民將會永遠牢記這位友人和導師的幫助。
而在當下,統治日本的德川幕府的大人物們,對於朱濟世為他們的國家安排的經濟發展路線也無不滿。因為對眼下的德川幕府而言,獲得更多的收入肯定比不切實際的發展重工業要現實的多。哪怕是使用機器的輕工業,也不是立時就能發展起來的。由於德川幕府之前採取的限制物流(不允許商人使用車輛)的法令和300個藩國的存在,日本國內的統一市場遲遲沒有形成,大工業生產的條件比大明還不如,工業化的起步又晚了將近10年,而且金融和關稅主權都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因而如今的日本工業缺資本、缺技術、缺市場、缺資源,當然也缺乏真正懂得發展工業的人才。還想要重現歷史上的工業武士之路。實在是沒有一點可能了。
就算是認為煤與鐵乃當今世界霸權之基礎的西鄉隆永。也沒有想過硬著頭皮在日本上馬重工業歷史上日本的重工業之所以能發展。很大程度上受益於中國的資源和市場,當然還有甲午戰爭的賠款!現在這種條件統統都不具備,日本自然只能幸福的淪陷了。
不過西鄉隆永的新日本之夢,卻還在繼續,一份集合了西鄉、大久保和桂小五郎等人心血的《新日本開發建白書》被遞交到了德川明子手中遞上建議書的一剎那,西鄉才發現這件事情倒還真得和德川明子商量!因為新日本似乎仍舊是一個獨立於未來日本新政府的“外藩”,統治新日本的正是德川明子的親子新日本管領德川幸義……
很明顯,德川明子是將新日本當成自己兒子的財產看待。所以對開發新日本的建議書非常上心,細細地看了一遍,然後才娓娓而道。
“西鄉,你設想的新日本開發方案……的確非常之全面,想法真的很好,但是管領府和橫濱財團的財力有限,每年可用於新日本的投資不過兩三百萬銀元,這筆錢還需用來建設港口城市,開發牧場農場,發展漁業和草泥馬養殖。實在沒有多餘的資金建設工業……”
西鄉隆永一臉肅容地看著德川明子,“殿下。請您任命在下為新日本奉行,代替幸義公治理新日本,在下保證,當幸義公將來抵達新日本之時,那裡將是一個不亞於日本本土的繁榮昌盛之國!”
德川明子微笑,看著橫濱財團奉行勝海舟,“海舟,不如就由你和西鄉君一起前往新日本吧……橫濱財團在新日本的投資由你全權負責,同時你還擔任新日本管領府財政奉行,西鄉就擔任筆頭奉行(首席奉行,相當於新日本代理總督)。你二人的俸祿都是3000石。”
勝海舟和西鄉隆永立即起身行禮,齊聲道“在下定當盡心竭力,為日本經營好這塊海外希望之土。”
明子點點頭,又看著桂小五郎和大久保利通,“桂君,大久保君,你們也想去新日本嗎?”
桂小五郎微微搖頭,他實在想不明白,自己怎麼就成了管領德川家的家臣了?他應該是長洲藩的下士才對頭啊!
明子微微笑道“哦,那麼桂小五郎就留在日本,擔任管領德川家的家老,擔當橫濱奉行兼橫濱財團奉行(相當於橫濱市長兼橫濱財團總經理),也給你3000石俸祿吧。”
“哈伊!”桂小五郎心中大喜,兩個奉行加上3000石俸祿,就是長洲藩筆頭家老也不過如此了,看來還是跟著姓德川的混比較有前途!
“大久保君是不是想當家幸的老師?”德川明子早就知道大久保利通的這個志向。
“在下確有此願。”大久保利通也想要起身,卻被明子揮手阻擋。“那就勞煩先生了,將來幸義的教育也請先生多多費心。”她頓了頓,“就請先生出仕德川宗家,俸祿2000石,如何?”
大久保當然滿口稱謝,今次的覲見也就到此為止。西鄉、大久保和桂小五郎都得了高官厚祿,似乎也有一展所長的機會,全都在大久保忠寬的引領下大喜而去。
看著四人的背影,內大臣巖倉俱視似乎有些不解的嘀咕了一句,“殿下對他們是否過於看重了?”
明子聞言輕笑道“是皇上給我寫信推薦此三人,讓我務必重用厚待,將其收為己用。”
巖倉又道“他們提出的開發新日本的建議有些激進了。”
“三井先生以為呢?”德川明子看了看剛才未發一言的三井八郎右衛門。
“是急躁了些……”
德川明子苦笑,摸了摸身邊的德川家幸的後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