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部分

能隨便下道聖旨來拿人抄家。而地方公局議員,也有許多特權,可以彈劾地方官,同樣在擔任議員期間有司法豁免權。這層議員身份,對那些富甲一方的豪商而言,就是最好的保護傘。誰肯為了區區幾個小錢把這麼一頂保護傘丟了?真有這樣的傻瓜,肯定是當不上豪商的。

羅澤南搖搖頭道“商權太重,怕會欺行霸市,壓迫小民。現在歐洲各國的之風,怕都由此而起吧?”

這羅澤南還真是在往學貫中西的路子上發展,居然知道歐洲的緣由。

潘曾綬也若有所思“怕就怕紳商勾結,士紳豪商從來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商權等於紳權,若紳商權力太盛,就怕上欺君,下害民……思宗皇帝之所以亡國,這紳商勾結怕是禍首罪魁。”

潘曾綬是大儒,他老爹是潘世恩,滿清的首席漢臣,潘家在蘇州也是一等一的豪門,自然知道官紳勾結的門道。同廣東十三行的那些“紅頂商人”不同,江南、兩淮的豪商同兩江官僚集團的勾結更為緊密。如曾經長期擔任領班軍機大臣的曹振鏞就是兩淮鹽商子弟。擔任過兵部尚書、軍機大臣的何汝霖也是兩淮鹽商在朝中的代表。而潘家同江南的幾個大布商往來密切,本身也經營布匹買賣。

因而潘曾綬一眼就看出《欽定大明憲法》中重商成分的弊端——本朝重商,對湘湖派士子或許是個打擊。但是對於早就和商人勾結在一起的廣東、江南、福建地方計程車紳來說,根本就是求之不得!

而紳商勾結必然會禍國殃民!

這是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哪怕他們本身兼具紳商兩重身份,也不認為紳商勾結是好事情。這儒家思想的洗腦,還是相當到位的……所以他們都認為自己是良紳是誠商,別人都是劣紳奸商!

朱濟世卻不以為然“毅宗皇帝不是敗於紳商勾結,而是敗於被紳商矇蔽。他是生於宮廷大內,長於婦人太監之手,對宮外之事所知不多。根本當不了明君,和道光皇帝差不多,還自以為聰明,焉能不亡國?”

怎麼能這麼說毅宗皇帝?

眾人好一陣腹誹,不過面子上沒有人敢駁。畢竟朱濟世是桂王一系,不是崇禎皇帝的直系後人……

朱濟世看眾人無語,接著往下說“孤王不是毅宗皇帝,孤本是西洋豪商,商人的那點逃稅的伎倆孤王再清楚不過,紳商是如何勾結的,孤王也一清二楚。還有朝廷黨爭的事情,孤王在西洋都見識過。這等事情無論東方西洋都無法杜絕,與其放在臺底下勾結,私下裡面惡鬥,不如擱在臺面上勾結,到立憲議會里面去鬥法。”

朱大國王一錘定音,大家都沒話說了。原來這立憲議會將來還是粵黨、湘黨、閩黨這等朋黨鬥法的地方……下面的鬥得越起勁,當人君的不就越安心嗎?這可是帝王心術啊!

朱濟世咂咂嘴“這一輪西洋中,屹立不倒的都是紳商勳貴緊密勾結的朝廷,倒臺的都是紳商勳貴勾結不緊的朝廷。所以紳商勾結不是問題,問題是得有個規矩,怎麼勾結,怎麼鬥法,都得有規矩,守規矩。要是沒個規矩,大家早晚又得把大明這個臺給拆了!現在孤王定憲法,立議會,為的就是給你們,給後來人定個規矩,再給他們一個黨爭的地方。孤王當個裁判,讓天下人當個觀眾,看你們怎麼搞黨爭,怎麼搞官商勾結!”

這話說得有些重了,至少在大堂裡面的一干官員聽來是這樣的。不過朱濟世是開國之君,威權素重,大家都把他當朱元璋第二。現在以為他動了肝火,都閉上嘴巴不言語了。

其實朱濟世並沒有龍顏大怒的意思,他剛才說的都是大實話。在他的理解中,資產階級不就是官商勾結,官商一體嗎?大英帝國的議會里面,除了貴族議員就是商人或是代表商人利益的政客,幾乎沒有誰是替勞動人民說話的——勞動人民也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因為他們不納稅或是納稅太少,因而在議會里面沒有代表!

而在眼下的中國,凡是能把事業做大的商人,誰和官府沒有勾結?誰沒有花錢買過官?誰不希望家族當中能有子弟透過科舉正途當上正兒八經的官,成為家族買賣的保護傘?這其實也是一種官商勾結,但是卻大英帝國的官商勾結有本質上的區別。因為資產階級國家的官商勾結是明目張膽進行的!政客甚至可以公開收受商人的財物,還能買賣公職。而商人也敢正大光明遊說議會,透過符合他們利益的各種法案、議案。鴉片戰爭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英國鴉片商人遊說的結果!據朱濟世所知,其中的政治獻金不下數十萬英鎊!那個渣甸更是親自下場選上了下議員!而朱濟世自己的濟世行,每年用於政治遊說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