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田畝制度》的規定,產品分配實行“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具體實行每戶留足口糧,其餘歸聖庫的分配方案!
也就是說,太平天國實行的是“餘糧收集制”。同樣的方法,在歷史上只有在蘇俄內戰時期布林什維克的軍事gc主義中出現過。結果當然是在有力的支援了紅軍和革命戰爭的同時,造成俄國農業生產的大幅萎縮。現在楊秀清在北京周圍試行同樣的制度。還指望有什麼好結果?中國農民固然樸實,但也不是傻瓜,既然口糧之外的所得都要交公,他們何不省點力氣?
而在尚未實行《天朝田畝制度》的直隸和魯北地區,農業生產情況倒是還行,但是太平天國的政權基礎卻極為薄弱。在大部分地區只是控制了縣城和大鎮,而無力將政權的影響推進到鄉村。雖然太平軍已經消滅了大部分據堡壘抗拒的地主武裝,對直隸和魯北地區計程車紳階級進行了徹底的鎮壓,但是卻造成大部分鄉村處於無政府狀態。太平天國委派的縣官所釋出的命令只在縣城周圍打轉,壓根下不了鄉。
原因也很簡單,中國素來是朝廷和士大夫共治,朝廷派出的官衙只到縣城,以下的鄉鎮都依靠士紳自治,朝廷的稅賦攤派也是靠士紳去徵收的。可是太平天國遂行的是從根子上打倒和消滅儒家士大夫,統治鄉村計程車紳是他們第一個要消滅的物件,即使不消滅,也不可能利用他們來管理地方。至於學朱明搞官府下鄉也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