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里戈嘆了口氣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向教宗陛下彙報說拜上帝會乃是一個新的宗教,而非基督教的分支了。”
楊秀清道“原該如此。”
特里戈又道“那麼普世教會可否在太平天國境內設立教堂,傳播宗教呢?”
“不可。”楊秀清沉聲道,“太平天國境內只有拜上帝會可以傳教,其餘宗教皆不可傳。”
這事兒也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楊秀清早就想明白了。他可不是朱濟世,人家是王位一靠祖宗。二靠銀子,反正不靠上帝,所以也不大害怕洋鬼子來傳教。他們太平天國幾個王是靠宗教蠱惑人心。可容不得別的什麼教來搶生意!
話到這個份上,特里戈也沒什麼好說的。只能起身告辭,預備去江南給朱濟世轉達楊秀清的“南北朝”之議了。而結束了同特里戈的會面後,另一個洋鬼子又被帶到了圓明園西洋樓,此人就是英國駐滿清公使阿禮國,他是和特里戈前後腳到北京的。
大概是嚐到了洋槍洋炮的甜頭和厲害,這個時空的楊秀清對洋人的態度比歷史上要客氣許多——太平軍之前是靠朱濟世供應洋槍洋炮,等下了北京城。太平天國很可能會和朱明開戰,到時候就只能指望從西洋人那裡買到洋槍洋炮了。不過阿禮國這次帶給太平天國的“禮物”,卻要讓楊秀清喜出望外了。
……
“守得住,一定能守住的!朕還有十萬大軍。還有固若金湯的北京城,還有……”
11月末,北京外城,永定門城樓之上,道光皇帝望著下方乾枯無水的護城河。喃喃地重複著這樣的話。北京城這座巨大的城堡的第一道防線就是寬達數米,深兩米的外護城河。不過北京的秋季相當乾旱,靠降雨無法維持護城河的水位,必須從永定河引水。可是太平軍圍城後就截斷了從各處流入北京的水源,沒有水源的補充。護城河自然乾枯無水了。
在外護城河水乾之後,太平軍對北京的攻勢便拉開序幕了。11月22日,也就是今天早上,太平軍大隊出動,推著幾十門格式大炮,幾十架盾車、衝車,肩扛著上百架登城用的雲梯,緩緩向北京城的永定門壓來。指揮攻城的首領便是西王蕭朝貴,又以“主將”李開芳,“丞相”林鳳祥為蕭西王的副手。
今天這一戰是北京攻防戰的首戰,雖然道光皇帝不知軍務,但是首戰必須告捷的常識還是有的。所以才會冒險出現在永定門城樓之上,不過並沒有穿著龍袍大搖大擺出來當靶子,而是一身尋常大清武官的打扮,在守城大臣穆彰阿、訥爾經額的保護下,上得城樓來看上一眼。
太平軍的軍陣不用說,自然是非常嚴整的。西王蕭朝貴怎麼說都是天國的三號人物,他的西殿左右軍也算精銳,而且楊秀清還派了洋槍右軍歸他指揮,四萬多人推進到離城一里開外的地方,照例停下來結陣,開始架設火炮——西殿軍的洋炮也是土炮,得花點時間才能架好。
“皇上,就看到這裡吧,待會兒粵匪就要開炮轟城了,城樓上面危險,先退吧……”
陪在道光身邊的穆彰阿瞧見太平軍在架炮,心中惶恐連聲勸道光皇帝退避。
“朕不退!朕要親自督戰!”
道光皇帝也光棍,反正這一次是凶多吉少了,如果死在戰場上面也算壯烈,下去見了祖宗也好有個交代。
“皇上,待會兒粵匪就要發炮了……這炮子兒可不長眼睛……”訥爾經額也一起跟著勸。
“朕是真命天子!豈是凡間炮火可傷的?朕聽聞朱逆濟世也常親臨戰場,朕總不能不如一個偽逆吧?”
這話一堵,穆彰阿和訥爾經額也沒話好說,雖然他們二位在心裡面都一致認為朱濟世比道光帝更像是真命天子,但也不能當著道光皇帝的面說吧?
“西王,東王的意思是今天不必攻城,先填平護城河,明日開始挖地道,用穴地攻城法破城。”
李開芳在摩拳擦掌,正躍躍欲試想要一鼓作氣打下北京城的西王蕭朝貴耳邊嘮叨著。現在太平天國內部諸王的威信當然是楊秀清最高,一方面擁有“上帝”的獨家代理權;一方面百戰百勝,都領著太平軍打到北京城下了。搞得蕭朝貴這個“耶穌”的威信越來越低,不好好打一仗將來還怎麼混?
“李主將,你就等著瞧好吧!這北京城……就包在蕭某人身上了!”蕭朝貴拎了下韁繩,策馬向前,又往北京城下靠近了一些。
“轟轟轟……”這時太平軍的大炮架設完畢,開始猛轟永定門城頭了!
圓民園內,楊秀清和英國特使阿禮國的會晤仍然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