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8部分

衛門都已經到了。哦。這個三井八郎右衛門並沒有改用漢姓,還是沿用三井家這個老字號。倒不是不願意入華,而是三井名號已經是日本商場上的名牌,不大好改。實際上,目前日本的武士階級也沒有多少人改了姓(苗字),對於他們這些有點傳承的家族來說,苗字就是家族榮譽的象徵。怎麼能隨便改了?

除非朱皇帝賜下國姓或者別的什麼有特別象徵意義的苗字。不過過去沒有姓氏和苗字的平民倒是很愉快的從《百家姓》中找到了個自己喜歡的漢姓。

“潘卿,你來的正好。”朱濟世衝著正鞠躬行禮的潘祖蔭招了招手。讓他在一把椅子上坐下來。“八郎右衛門代表日本王國政府給我們提出了一些意見,是關於《農場促進法》和土地券的。他們希望《農場促進法》可以適用於日本,以便讓日本的農業加快轉型,建立起數十萬的百畝家庭農場。”

日本是個多山的島國,可耕地數量不多。即使蝦夷島的大開發取得了一些成果,全國的耕地也不到6000萬華畝。而且其中的絕大部分都集中在300大名家和國王家手中。這也就給日本的百畝農場計劃賦予了另一層意義——大量沉澱在土地上的資本將集中到少數豪門手中,這等於創造了一大批大資本家,很可能加快日本的工業化程序。當然,由資本家推動的工業化和由國家推動的工業化是不一樣的。前者首先考慮能否盈利,後者則要綜合考慮許多問題。比如國家實力的提升。

潘祖蔭雖然只是個應天知府,但是他領導的黨很快就是立憲議會中具有壓倒性優勢的大黨。在國家的重大問題上。朱濟世都會找他商量。

“皇上,臣覺得此事可行。”潘祖蔭不假思索地回答,這其實是一件再小不過的事情,日本王國和大明本是一體,他們的耕地數量又少,不足大明漢地的20分之一,即使加入百畝農場計劃也沒有什麼。

“另外,日本王國政府還提出一個問題。”朱濟世沉默了一會兒,道,“日本打算效仿大明進行憲政改革,以納稅額度為投票依據。同時,朕還想讓日本王國在大明的立憲議會中擁有代表席位。”

日本要在大明立憲議會中擁有代表席位?潘祖蔭一愣,日本又不是大明的一個省,它是大明的藩屬國啊!而且,日本王國也不向大明朝廷交稅,怎麼能在立憲議會中有代表?

“這兩年來,日本王國的財政改善頗多,再過四年就可以向大明朝廷繳納貢賦了。”朱濟世淡淡地道,“因而朕打算按照‘多納稅多代表’的原則,讓日本王國擁有立憲議會的幾個席位。”

潘祖蔭知道,這幾個席位意味著什麼。眼下西方列強的殖民地在它們的議會里面是沒有代表的,擁有代表就等於獲得了和本土省份相當的地位。這應該是皇上進一步整合日本王國的舉措,不,應該是整合大中華帝國的舉措!

擔任了東林黨的副總理的李鴻章這時開口道“除了日本,暹羅王國、琉球王國、北華王國(阿拉斯加王國改名)、西華王國和朝鮮王國也將會在四年以後開始向大明朝廷繳納貢賦,皇上也想讓它們在立憲議會中擁有代表權。對此,我東林黨是全力支援的。”

“我青年黨當然也是支援的。”潘祖蔭也連忙表態。心裡面卻在盤算這六個藩國加入立憲議會後對青年黨的利弊。在日本的濟世同學不少,他們的慶大和學習院的教授幾乎都是濟世大學出來的,青年黨應該要儘快佈局日本王國了。朝鮮有點兒保守,估計是東林黨的地盤。琉球王國和北華王國目前的盤子還小,頂多就是一個象徵性的席位,沒有什麼好爭的。而暹羅王國……應該是兩黨爭奪的重點了。

“既然如此,等到今年的大選結束,立憲議會就制定一個大明藩國代表權的法案吧。”朱濟世笑著摸了摸鬍子,“日本、暹羅、朝鮮、琉球、西華和北華王國都是我中華之種族,本是一體,當不分彼此,和西清、太平二國是不一樣的。”

將大明帝國及其藩國整合成大中華帝國是他的既定方針。而藩國在立憲議會的代表權問題,自然是整合的一個重點……要是藩國沒有代表權,那它們就是事實上的殖民地,將來早晚會有離心的一天。而擁有了代表權後,大明帝國的政黨自然就會在各個藩國開設分號,數十年後自然和藩國本地的政治勢力融合在了一起。大中華帝國的團結,又多了幾分保證。

“至於西清和太平……”朱濟世微微皺了皺眉頭,這兩個國家的確不一樣,不是中華種族之國,而是中華種族殖民統治之國。現在是夏君夷民,最後能否化胡為漢還要再看看。畢竟那裡的真神教信徒是很難同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