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雄聽著恩格斯的話,人就靠在了椅背上面仔細思考。父皇說過“圖強求富亂人心”,這話和韓非子的“國富則強。民富則難治”似乎是一個意思。但實際上父皇是不認同民窮國富的,他一直認為民富是國富之本,民強是國強之本。而富強之民雖然難治。但是華夏曆史上真正揭竿而起的,多數卻是活不下去的貧苦之民。富強之民頂多就是難治,造反還不至於。
換句話說,圖強求富的目的真的達到了,人心自由也沒有什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國圖強而未強,民求富而未富之時。人心已經大亂……而大明和法國,現在都已經達成了國強。雖然民還不夠富但卻有許多致富的機會。人心自由只會促進他們去求富而不是求亂。真正危險的,恰恰是俄羅斯和奧地利這樣國家不算一等列強,民眾致富機會又不多,人心卻一向很亂的國家。而這兩個國家都有幾千萬人口,還有濃重的軍事傳統,要是不起點內亂,想要實打實的用武力瓦解掉只怕也不容易啊!
想到這裡,朱國雄微微點頭,正想說些什麼的時候,敲門聲響了起來,然後傳來了外交部安排的隨員,外交部東歐司副主事廖壽恆的聲音“太子殿下,有一位名叫蔣肇聰的留學生求見。”
……
“回太子殿下的話,學生是中國工人協會的主席,但學生同時也是忠君愛國的大明公民……這工人協會實際上和商會還有各行業協會都是一樣的組織,是勞工團結起來和老闆討價還價爭取利益的,與國家非但沒有分毫危險,而且還是有利的。”
正肅立在朱國雄跟前侃侃而談的,是一個二十多歲,面目靈動得有些狡猾的青年,正是自封為中國工人協會主席的蔣肇聰。他現在雖然已經完成了商船學校的學業,也已經自封當了工人協會主席,卻沒有返回中國去開展革命活動的膽量。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一舉一動必然在大明錦衣衛的監視之中。在出國勤工儉學的30000中國青年裡面。要是沒有一些錦衣衛的特務才真是奇怪了。所以他很擔心一回國就被錦衣衛逮了去,工人領袖沒有當上,先把一條小命給送了去。所以他才來到波蘭一邊讀書一邊擴大組織,打算坐鎮國外,先派自己的同志回國搞工人運動……
“哦,是這樣啊。”朱國雄捧著茶杯,不置可否地應了一句。大明帝國現在對工人運動壓制的比較嚴厲,所以沒有什麼全國性的工會,多數的工人鬥爭都是自發性小規模鬥爭。不過,大明司法界對這樣的做法也有不同意見,因為結社自由是寫在大明憲法上的。現在除了工會,別的雜七雜八的會是很不少的,多一些工會就真的天下大亂了?而且,大明黑心腸的資本家也很多,各種各樣的勞資糾紛更是層出不窮。其中絕大部分都錯在資方,不是剋扣工資就是隨意侵犯工人人身甚至還有許多本來可以避免的工傷事故因為資方的唯利是圖而發生。
而大明的地方政府的權力又是來源於工商資本和地主的選票,誰又會去真正關心工人呢?哦,好像只有香港的工人利益較有保障。朱國傑這位大皇子可不把那些黑良心的資本家當回事兒!
看見朱國雄在那裡沉吟著不說話,旁邊的恩格斯就笑道“太子殿下,我明白大明皇帝在擔心什麼。他是害怕工人組織的鬥爭可能提高大明國內的工資水平,造成大明的工業產品失去國際競爭力。不過目前的大明帝國已經足夠龐大,國內的市場和資源已經足夠支援較高的工資……實際上,較高的工資還能拉動需求。對於消化過剩的產能是非常有利的。”
朱國雄還是不說話。在他的心目當中,父親是再老奸巨猾不過,他壓制大明工人運動必有道理。自己最好不要多事。而且,在歐洲那麼多次革命中衝鋒陷陣打頭陣的,不就是他們的工人階級嗎?
恩格斯從辦公桌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綠茶,又笑盈盈地道“太子殿下,不如先搞個小小的試點吧。大明本土先不要放開,讓中國工人協會在日本王國搞搞看,如果真是洪水猛獸,再關閘子也來得及嘛。小小一個日本,還能亂得到哪裡去?”
“就在日本?”朱國雄皺了皺眉,心裡面還是不大放心。“這個事情還需要從長計議,等我回國之後再去和父皇商量。”他冷冷看了一眼蔣肇聰,抬起手輕輕揮了一下,就讓這位未來中國工人運動的領袖告退出去了。(未完待續)
第1264章 香港皇家工會?
大明帝國首都南京城的建設似乎永遠都沒有結束的時候,當這個秋季夏威夷國王兼香港公爵朱國傑帶著妻子海倫娜來到之時,迎接他們的仍舊是到處都是建築工地的髒亂。只有玄武湖周圍和南京皇城還算清淨,泛舟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