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笑了,沙皇陛下居然這樣睜著眼睛說瞎話,這臉皮真是太厚了些吧?曾國藩聽了擔任大明駐君士坦丁堡總領事的兒子曾紀澤翻譯過來的沙皇講話,則微笑著點了點頭。稍稍向前傾了一下身子“皇帝陛下。我國皇帝對於俄羅斯國家和民族,其實一直是很有好感的……他本人也對之前發生在兩國之間的戰爭感到非常遺憾。而現在,我國皇帝認為中俄兩國在中亞和西伯利亞的軍事分界線已經能夠充分反映東亞黃種民族和歐洲白種民族的合理利益了。大明帝國不是蒙古帝國,不會過分向西擴張。而且也願意尊重白色種族的生存空間。我們需要的。只是白人無法適應或是用來流放罪犯的蠻荒之地。這也是佔有世界總人口40%以上的東亞黃種民族的天然權力!”
曾國藩在俄國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雖然是當俘虜,但還是得到了優待。和俄國上層接觸頗多,所以也知道一些俄人的脾氣秉性。他們是不喜歡拐彎抹角說話的,有什麼要求直說就是了!能行大家就做朋友,不行就戰場上見高下!所以今天他乾脆一見面就有什麼說什麼了。
亞歷山大二世微微地笑了。他可不覺得曾國藩的話有多不禮貌,大明帝國是三大列強之一,又代表著6億東亞黃種民族。當然有權要求更大的生存空間——只要這生存空間不取自俄羅斯,那麼這位沙皇陛下也不打算讓俄國去給那個曾經拒絕過他的國家(他年輕的時候可是想把維多利亞女王泡到手的)當炮灰的。
“大臣先生,我怎麼能相信你現在說的話?”俄國沙皇微笑著問。
曾國藩淡淡一笑,道“俄羅斯有6000多萬人口,在歐洲素有戰鬥民族之稱。如大明欲攻取西西伯利亞和西北哈薩克這等苦寒之地,俄羅斯種族必然拼死戰鬥。我大明不出動幾百萬大軍,打上數十載鏖戰,恐怕難有勝算。我想,有十分之一的力氣,我大明就能取南洋和澳大利亞這樣溫暖富庶之地了。這種舍難求易的事情,現在的東羅馬——俄羅斯帝國不也在做嗎?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兩國是有些共同利益的。”
沙皇靜靜的聽著翻譯的話,還不停地點頭,似乎頗為贊同這樣的看法。和東西伯利亞相比,西西伯利亞是保護俄羅斯歐洲腹地的屏障。而且靠近烏拉爾山地區已經開發多年,光是移民的數量就有好幾百萬人了!當然是俄國必須守衛的土地。如果明軍入侵,他們將面對俄羅斯民族最頑強的抵抗!而且,整個歐洲恐怕沒有人希望大明帝國打垮俄羅斯成為歐洲大家庭的一員吧?到時候英國、法國、德國都會站在俄羅斯的背後出錢出槍甚至會直接出兵!大明帝國將會和整個歐洲白人文明為敵。
但是入侵南洋和澳大利亞就是完全兩碼事了。前者本來就是黃種人的地盤,歐洲人去那裡只是撈錢而已。可沒有幾個歐洲人真的會在熱得要死的南洋長久定居的。至於澳大利亞,那裡乾脆就是英國流放犯人的地方,要不是發現了黃金,那裡的白人不知道有沒有100萬?而且,澳大利亞和法國、德國、俄羅斯有關係嗎?那不過是英國人的海外地產……大明帝國即使將那裡佔領,除了英國之外的歐洲國家最多就是表達一下憤怒的感情,聲援一下大英帝國而已。多半還會有人落井下石,反正是不會有人為了英國的澳大利亞去和中國人打仗的。
當翻譯將曾國藩的最後兩句話譯成俄文之後,俄國沙皇的臉色頓時就顯得有些複雜了。有些驚喜,又有些懷疑。最後還是皺著眉頭問“尚書先生,我想您知道我們東羅馬——俄羅斯帝國在近東地區的領土要求是什麼吧?土耳其帝國不是你們的忠實盟友嗎?難道你們打算拋棄這個小朋友了?”
“不,不。大明不會拋棄土耳其帝國的。”曾國藩立即搖頭道,“我大明皇帝認為,土耳其蘇丹作為真神教世界領袖的地位必須得到保證。一旦巴格達受到威脅,大明將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和土耳其帝國並肩作戰!”
“只有巴格達?”沙皇有些吃驚地反問。
曾國藩肯定地點點頭。這個政策是大明內閣府透過電報發到君士坦丁堡總領事館的,剛剛在前往愷撒宮的途中,由曾紀澤親口告訴他的。曾國藩知道,這一定是朱濟世的意思,因為大明內閣的外交政策實際上都是朱皇帝決定的。左宗棠和羅澤南他們在管理內政上還算合格,在外交事務上總歸有些不得要領……實際上曾國藩自己也不知道朱濟世對土耳其帝國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是要一步步拋棄土耳其人?否則,失去了小亞細亞、外高加索和地中海沿岸地區的土耳其帝國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土耳其真到了那一步還剩下什麼?
沙皇也很不得要領,不過他並沒有進一步追問下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