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太平天國——當然,朱明要是打到山東,孔老夫子的後代一定會倒戈投降的。
第315章 投降路線加逃跑路線?第三更
“混帳!都是混帳!林則徐混,賽尚阿混,陸建瀛(江蘇巡撫署理兩江總督)混,白斯文也是個混帳王八蛋!大清朝還有沒有明白一點的官兒?還有嗎?”
養心殿東暖閣裡頭,道光皇帝正跳著腳在罵。他今年已經66歲(虛歲)的人了,身體也不好,最近還因為心情鬱悶吸上了鴉片,還不過癮,又磕起了白斯文進獻的“萬憂解”,才能勉強支撐著上朝理政。不過心情還是煩躁不安,動不動就發火罵人,完全沒有昔日仁君的風範。但是像今天這樣暴跳如雷的樣子,還真是不大多見。
道光之所以這麼生氣也是有道理的,因為今天軍機處把林則徐、賽尚阿、陸建瀛、白斯文四人聯名的摺子《請辦團練保滿洲和朱明剿粵匪疏》遞到了道光皇帝御前。
這份上疏裡面的內容總結一下就是四條第一是重用漢臣大辦團練,還不是一般的重用,而是要賦予漢臣全權,還要允許漢臣在本地當官——其實就是任由下面的地方漢官勾結豪強搞割據!甚至直接提出要讓李文安當安徽巡撫,讓潘曾綬當江蘇巡撫,讓孔繁灝當山東巡撫……這種事情是當臣下當奴才的可以提出的嗎?
第二是大力開發和保衛滿洲——呃,這個好像不錯吧?可是摺子裡面卻提出要求皇上親自坐鎮盛京指揮開發滿洲事宜,還提出要給北京城裡的旗人分配滿洲土地,把京城裡的旗人都安置到滿洲去,還要允許這些得到土地的旗人把地租給漢族佃戶耕種……用這個地租來替代原來的旗餉,把銀子省下來辦新軍搞新政。這一條意見怎麼看都像是建議朝廷跑路去東北啊!同粵匪和朱逆的仗還沒打,就要逃跑,這大清朝還混得下去嗎?
第三是同朱明講和!還是割地講和,請英吉利、法蘭西、美利堅等列強出面聯合調停,以割讓福建、江西、廣西三個省為代價,換取同大明王國停戰。好集中精力對付粵匪!
第四則是提出了對付粵匪的辦法——逼其鋒芒,讓開大路,佔據兩廂,誘敵深入,最後死守京師與賊相持。或者換句話說,就是要不戰而把粵匪放到北京城下……
這四條建議怎麼看都像是投降路線加逃跑路線啊!要是道光答應下來,豈不是成了敗壞祖宗家業的亡國之君?
“穆彰阿。你也是混帳!這樣的摺子你也敢往朕這裡遞!”
穆彰阿當即就是免冠叩頭“皇上!咱大清真是大難臨頭了哇!林則徐、賽尚阿、陸建瀛和白斯文都是在為大清著想才上這種摺子的!奴才覺得,他們提出的四條建議是大清的活路!靠現在朝廷的兵力,百萬粵匪是打不過的,二十萬朱逆精兵更打不過,如果硬要在河南、直隸決戰,我八旗子弟就得把血流乾了……到時候非但要亡國。而且還會滅族!皇上哇,您可千萬要三思,要三思啊!”
說到後來,穆彰阿竟然大哭起來,這個人在歷史上有個奸臣的帽子。不過他的“奸”是對於中國而言,而非對滿清而言的。對滿清來說,穆彰阿可是大大的忠良!
看到穆彰阿痛哭流涕。道光的眼睛一酸眼淚也下來了“你也說打不過,林則徐、賽尚阿說打不過,僧格林沁和惠親王也說打不過……這大清莫非要亡在朕手裡了?朕到底做錯了什麼?穆彰阿,你說說,朕到底錯在哪裡啊?”
穆彰阿搖了搖頭,哭著說道“皇上,您沒有錯,一點沒錯……而是咱們八旗子弟太不爭氣。悠遊嬉戲了200年,昔日的血性早就消磨乾淨了!而且人也忒少,攏共才一百多萬,實在禁不住消耗!自打朱逆在廣東造反到現在,咱們八旗已經損失了快有五萬人了!五萬啊……在漢人連九牛一毛都不算,在咱們旗人,那就是百分之三四。咱們有幾個五萬可以損失?
皇上哇,現在咱們不能讓八旗子弟去當粵匪的鋒芒!擋不住,也死不起!”
道光跌坐在炕上,目光定定地看著穆彰阿“穆彰阿。你老老實實告訴朕,朕的20萬八旗新軍到底能不能戰?能不能在開封城把粵匪擋住?”
聽到道光的提問,穆彰阿倒吸口涼氣,他現在最害怕的就是道光皇帝不顧一切要和粵匪決戰——那可是百萬粵匪啊!
開封城守不守得住另說,可這旗人的性命肯定是要死上許多的。起碼死個十幾萬二十萬的……眼下擴編新八旗的進展緩慢,頂天只募集到十萬各族青壯。少不得還要拿老八旗的命來拼!如果老八旗在北京周圍再死個十萬青壯,這個元氣可就要大損了!八旗子弟攏共一百五六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