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部分

出近代歐洲騎兵那種嚴整的牆式衝鋒。不過六七千馬隊呼嘯而來的氣勢還是猶如山崩地裂,嚇都能把人嚇個半死。

“上帝保佑!殺清妖!上天堂!”

太平軍東殿右軍的一萬多勇士卻絲毫不懼,反而齊聲吶喊起來。無數巨大的木盾後面伸出了一支支矛尖泛著寒光的竹矛、木矛。所有的長矛都以大約45度角向上,巍然不動,猶如山嶽。不過東殿右軍的勇士組成的山嶽並不是一座,而是五座——五個師各自組成了長矛橫陣,都是八列橫隊,第一排是木盾手,後面七排都是竹矛或木矛。好像一堵堵牆一樣橫在那裡,不過各個長矛橫陣之間也不是空空如也,而是擺了鳥槍兵。

太平軍的鳥槍,有些是從朱明那裡買來的,有些是在襄陽、洛陽製造的,但是質量都極為可靠,絕沒有炸膛的危險。太平軍的鳥槍兵也是嚴格訓練出來的,大多是在湖南參加太平天國的貧苦農民,對上帝的信仰雖然不如廣西的老兄弟堅定,但比起湖北和中原地區的“新兄弟”還是悍勇了許多。面對如水銀瀉地般湧來的馬隊,沒有太大的驚慌。當然,在30步內開火是做不到的,他們的開火距離是70步。

“100步、90步、80步……”指揮鳥槍兵的太平軍軍官在大聲報數,所有的鳥槍都已經方平,就等著“70步”這個數字出口了。

“70步……啪啪啪!”

白煙噴出,彈丸飛舞,八旗新軍正白旗的馬甲就是一滯,最前面的騎兵戰馬總有上百中彈倒地。傷往不算太大,但是卻阻擋住了後隊的衝擊路線,引發了不小的混亂,整個馬隊的衝擊速度也放緩了下來。

不過即使沒有這些鳥槍開火,八旗的馬甲也不會直愣愣去衝太平軍的矛陣。八旗自稱靠弓馬嫻熟取天下,馬隊衝擊只是唬人的,如果對方陣形散亂自然一路踐踏過去,這等好事在明末倒是讓八旗新軍的祖宗遇到過。不過眼下的對手是“信上帝、不怕死”的太平軍,靠嚇是嚇不倒的,所以只好射箭了。只是八旗有弓箭,太平軍有鳥槍,你來我往倒也打得熱鬧。不過傷亡都不大——雖然正白旗的馬甲都是蒙古人,但畢竟不是成吉思汗那個時候的蒙古野蠻人了,騎射的功夫退步了不知道多少,根本沒殺準頭。

而且太平軍的矛陣前面有大盾遮護,只能靠吊射,可是楊秀清的東殿軍的長矛兵卻是護甲的,也不是什麼鋼盔鐵甲,就是最便宜的藤甲。太平軍的骨幹都是廣西人,知道怎麼製作藤甲。在襄樊的時候就購置了藤條製作了些粗劣的(優質的藤甲需要對藤條進行反覆處理,太平軍沒有那麼多時間)藤盔藤甲,用來防護弓箭倒是不錯的。

至於太平軍的鳥槍兵是沒有藤甲保護的,但是這些成吉思汗的子孫可沒有和鳥槍兵互射的勇氣。順便提一下,這些蒙古騎兵使用的馬弓都是三鬥四斗的輕弓,射程根本沒有鳥槍遠。那種八斗的硬弓在整個八旗新軍裡面也沒幾個人能用,至於一石以上的硬弓,連僧格林沁自己都拉不動,更不用說這些尋常的蒙古遊牧騎兵了。

射了幾箭以後,正白旗馬甲的任務就算完成,紛紛調轉馬頭退去,換成正藍旗的幾千馬隊衝鋒唬人了……

“這就完了?”

楊秀清站在一個臨時搭起來的高臺上用望遠鏡目睹了八旗鐵騎的第一波進攻,一臉驚奇地看看左右。

“衝一下,射幾箭……這就是天兵無敵的八旗鐵騎?”

左右的東殿幕僚都哈哈大笑起來。其中有人是看過《李衛公兵法》、《練兵紀要》之類的兵書,曉得騎兵作戰的法門,笑著給楊秀清解釋道“東王殿下,這騎射的打法就是這樣的,他們拿嚴整的步陣是沒有什麼辦法的,古時候的馬步較量往往會打上一整天才能決出勝負。”

楊秀清冷冷一笑,說不出來的自傲“一整天?再有半個時辰,僧格林沁的步隊就沒了!

八旗鐵騎,只配當我們太平天國的手下敗將!”

“殺清妖!上天堂!衝啊……”

就在此時,山崩地裂一樣的喊殺聲又一次從戰場正面傳來了。這是太平軍洋槍隊的第二次白刃衝鋒!之前他們已經打垮了由正白旗、鑲藍旗、鑲白旗的6協洋槍隊所組成的八旗新軍第一道大橫陣。而現在,同樣的三輪近距離排槍,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的6協洋槍隊又被打崩!一萬多殘兵敗將在太平軍的白刃衝鋒下紛紛向後逃去!

……

“完了!完了!祖宗的江山要丟了,要丟了……”

滑縣城頭上,指揮全部八旗步隊的大清兵部尚書銜,八旗新軍鑲藍旗都統,開封大營參贊大臣愛新覺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