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姓楊的國宗帶領,有25000人。聵營也是楊秀清的嫡系,有5000人。捻軍總黃旗是張樂行的嫡系,全軍齊集有6000人。以上諸軍相加只有69000人,比起僧格林沁的“20萬大軍”可少了許多。
“夠了!”楊秀清冷冷一笑,“兵務精不務多,這不到七萬人絕對是我天國精銳,打清兵可以以一破十!”
他當然知道兵多比兵少有利了,可是十五萬大軍想要集結開動起來需要時間,特別是捻軍的兩萬幾千馬隊已經散出去了。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回來的,現在僧格林沁已經走了至少大半天,太平軍可耽擱不起了。
“春官正丞相!”楊秀清喊著胡以晃的官號。
“末將在!”胡以晃一直守在楊秀清帳中,隨時等候號令。
楊秀清命令道“餘下的八萬多人交給你,待大軍齊集後就向滑縣來與我會師。”
……
河南滑縣,僧格林沁遠望漆黑一片的西方天際,心裡忍不住一聲長嘆。回想當日奉命帶領14000八旗兵南下廣東的場景,再想想現在的狼狽樣子,真是有一種不堪回首的感覺。即使這次能守住北京,大清的半壁江山怕也要丟了!而丟失這半壁江山的罪人,不是旁人,正是他僧格林沁啊!
而道光皇帝不問廣東、湖南兩敗之罪,仍然委以信任,命他統帶15萬八旗新軍與賊決戰。這份浩蕩皇恩,是他僧格林沁粉身碎骨都難報的。可是河南之戰還是敗了,雖然保住八旗新軍,但是粵匪還是打到北京城下了……
“貝勒爺!軍情有變!”
傅方急聲叫喊著,僧格林沁心中劇震,軍情有變,難道是……粵匪追來了?這可怎麼辦?
“咱們撒出去的馬隊和捻匪馬隊打成一團,各個旗的損失好像都不小!”
八旗馬隊和捻匪馬隊打起來了,還損失不小?!僧格林沁的心頭的怒火一下子就上來了。
“洋槍洋炮拼不過漢人就罷了,怎麼騎兵也……真是廢物!”他罵了一句,回頭又問,“損失數字出來了嗎?”
現在已經是10月24日夜間,根據之前的計劃,用來遮蔽戰場的馬隊該往滑縣方向撤退,同僧格林沁的主力匯合了。
“還沒有,不過恐怕不會少於2000,還有……鑲紅旗的協領傅安死了,他帶的500馬隊只跑回來八個人!”傅方有些難過地說著。傅安和他雖然不熟,但畢竟都是富察氏的子弟。
“什麼?500馬隊才回來8個!?”僧格林沁壓住心中的驚恐,深吸口氣“該不是中了粵匪的埋伏吧?”
要是馬戰打輸的,可就太可怕了!
“遇上捻匪騎兵大隊了,有5000人,鑲紅旗的500馬隊力戰兩個時辰,殺了他們1000多……”傅方恨恨地說著從那幾個跑回來的鑲紅旗馬甲那裡批發來的故事。
這些京旗大爺個個都是小說家,講起故事是不用草稿的。愣是活生生將一場丟人的慘敗描繪成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戰。500八旗勇士在10倍之敵的陣中殺了個七進七出,最少殺了有1500的賊寇,幾乎將捻匪打崩。協領傅安更是一馬一刀斬了敵將七十餘人,連馬刀都砍得捲刃了,最後被引入了敵人事先挖好的陷坑當中,這才不幸……
“打住!打住!這哪裡是傅安那小子,那是趙子龍!”僧格林沁臉色鐵青,揮揮手打斷了還在繪聲繪色講故事的傅方。“趕緊去傳令,三軍加快速度,一個時辰內無論如何要趕到滑縣縣城!”
趕到了滑縣縣城也不能停!還得繼續往北,連戰連北之下,大軍士氣必然低落,如果不趕緊返回北京,一旦同粵匪在平原上開戰,只怕會凶多吉少!
……
此時在滑縣正東方向約40裡外,夜色之中,6條並列的火龍,滾動一般的前行。
這裡是華北大平原,地面平整的好像桌面一樣,如果不吝惜踩踏麥田,想怎麼樣行軍都沒有問題。現在楊秀清就督率著不到七萬的精銳,拼了老命在趕路。連晚飯都是一邊走路一邊嚼著白麵饃饃解決的,這樣簡單的飯食,楊秀清已經有兩年沒有吃過了,不過為了打敗僧格林沁的主力,這點苦有算得了什麼?
只要打敗僧格林沁,黃河以北,不是整個中原,太平軍就再無敵手!北京城也指日可下,太平天國可就要得天下,坐了花花江山了!他可是明明白白記得,太平天國曾經和朱明相約,先入北京者為君的。
而這先入北京的,不正是他這個太平天國東王左輔正軍師嗎?
“弟兄們,加把勁兒,打敗了僧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