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本身也沒有足夠打敗法國的陸軍力量。所以在歐洲大陸上尋找一個打手來對付法國似乎是最佳的選擇。
“如果普魯士統一了德意志,它會對法蘭西開戰嗎?”朱濟世蹙眉問恩格斯道。
恩格斯聞言笑了起來,連連搖頭道“不,不會的。如果德意志統一了,為什麼還要同擁有全世界最強大陸軍的法國開戰?再說,打贏又能怎麼樣?能得到什麼?義大利還是墨西哥?”
“難道不是阿爾薩斯和洛林?”朱濟世道,“法國人佔領了這兩塊本屬於德意志的土地,難道你們不想收回那兩塊土地嗎?”
恩格斯微微搖頭,“阿爾薩斯的確有些可惜,法國人佔領了那裡。但是……洛林不是被非法佔據的,那是一筆土地交易的結果。因為波蘭王位繼承戰爭而產生的土地交易,具體的過程很複雜。說得簡單一些,就是俄羅斯和奧地利不好,派出軍隊去幹涉波蘭國王選舉,驅逐了被波蘭貴族選出的國王萊什琴斯基擁立薩克斯選侯奧古斯特當波蘭國王,而法王路易十五恰好是萊什琴斯基的女婿,於是出兵支援岳父。打了近2年的戰爭,最後雙方議和,萊什琴斯基退位獲得洛林公國作為補償,而洛林公爵得到義大利的托斯卡納公國作為補償。後來萊什琴斯基去世,洛林由他的女兒,也就是法國王后繼承,因而就併入了法國。這樣的事情在歐洲實在太普遍了,如果都要改正過來,打上1000年的戰爭也不夠。而且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地盤太小,油水不足,為那裡和法國打仗不值得。我想威廉一世和俾斯麥不會那麼愚蠢的,他們不會拿普魯士人的生命去替英國攻打法國……完全沒有利益,而且風險極大。而且,他們就算僥倖成功,也肯定會變成英國的下一個遏制目標,還會成為法國的死對頭。威廉一世除非昏了頭,否則不可能那麼做。”
真的嗎?朱濟世很有一些懷疑,歷史上他們不就是這麼幹的?
“如果……拿破崙三世試圖阻止德意志的統一呢?”朱濟世皺著眉頭問。
“不,不可能的。”恩格斯連連搖頭,“那就是拿破崙三世昏頭了!現在法蘭西帝國的發展太過迅猛,擺明了要被英國所忌。而俄羅斯又因為上一次戰爭和法國成了死敵。奧地利的約瑟夫。弗蘭茨同樣恨死拿破崙三世了。而義大利人……只是因為軟弱而不敢反抗法國。可以說,他在歐洲沒有一個朋友,一個都沒有!再和普魯士為敵,豈不是要單挑整個歐洲?他要是不瘋一定不會這麼做的。”(未完待續。。)
第1129章 一箇中立的德國?
恩格斯的分析似乎很有些道理,但卻和歷史上發生的事情不同。歷史上的拿破崙三世的確被普魯士人打翻在地,悽慘的失去了帝國。而在這個時空,拿破崙三世和德國人能和睦相處?朱濟世將信將疑地搖頭,可恩格斯卻堅信不疑。
“這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對法國,對普魯士都是如此。”導師站起身,在辦公室裡踱著步子。“德意志需要的東西在中歐而不是西歐,是奧地利、波西米亞和匈牙利(包括後世的斯洛伐克),擁有了這些,德意志帝國就是中歐最強大的國家,也擁有了發展工業所需要的煤炭和鐵礦石,糧食也已經足夠。根本不需要向法國下手,也不需要去奪取俄羅斯的土地和資源……如果它要實現擴張,目的地也應該是在不發達的大陸,雖然我不認為它有這樣的需要。當然,它會要求法國、英國甚至是大明帝國開放市場,共享資源。但只會用和平的方法去達成目的,而非使用暴力。因為德意志人憎恨戰爭,我們的歷史上有太多的戰爭,所以我們知道戰爭不會給德意志帶去任何積極的進步。”
德國人憎恨戰爭熱愛和平?呃,朱濟世一想也是,他在後世認識的德國人大多如此。不過那是在吃了兩場世界大戰的苦頭以後才得出的教訓,現在怎麼可能有這樣的德國佬?
朱皇帝搖搖頭,看著恩格斯,道“弗里德里希,你的分析或許有些道理。但是我不相信德國人會憎恨戰爭。”
恩格斯找了把椅子坐了下來。兩手一攤。苦笑道“是啊,我也不相信……那只是我的美好願望,但不是現實。”
他頓了一下,有些感慨地說“德意志是一個很不錯的國家,真的很好!但是它的地理位置太差了,被法國和俄國夾在中間,出海口又被英國封堵。所以它很難成為世界霸主或是歐洲霸主……即使可以暫時擊敗法國或俄國,也不可能吞併這兩個國家中的任何一個。也就是說在戰勝之後。德意志仍然需要保持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以防對手的報復。這樣它就沒有多少力量發展海軍,再考慮到德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它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