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4部分

 這是盛唐氣象?

現在的大明國內,對於動員、出兵和打仗這種事情已經越來越習以為常了。十幾年前朱濟世第一次進攻越南的時候,還惹出不少反對意見。而現在,國人對出兵滅亡安南王國非但沒有什麼反對意見,而且還流露出相當的支援——畢竟十幾年的仗打下來,大明帝國的版圖越來越大,整個民族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廣,不僅可以去東北、蘭芳、哈薩克和西伯利亞,現在還多了個據說是遍地黃金的加利福尼亞王國。在這些實實在在的利益面前,還有誰會反對征服安南?倒是有不少報紙開始提前介紹起九龍江平原的富庶肥沃,似乎那已經是大明人民的生存空間了。

除了吸引眼球的土地和財富,大明的國民教育也讓新一代的國民和他們的父親、祖父的想法不一樣了。凡是在新式小學、中學讀書的孩子,誰不是在由一干真刀真槍打過仗的退伍軍官擔當的體育老師手把手的教育下,學會了正經的軍操甚至學會了使用步槍和刺刀的?誰不是聽著關於大明將士赫赫武功的故事長大的?這些青年可不是滿腦子四書五經的書生,也沒有什麼“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思想。

現在的大明,可是軍裝閃閃發亮的時代!大明皇家陸軍軍官學校和大明皇家海軍軍官學校,現在和大明濟世大學一起,已經是大明高等中學畢業生最嚮往的去處了。至於升官慢得要死,俸祿又少的秀才官兒,則要排在軍校和大學之後——其實中國人尚武尚文。都是君王引導的結果。最典型的就是宋朝。赳赳武夫都被當成賊來防備。稍不留神就扣個跋扈的罪名。相反文官哪怕錯誤再大,也很少有問罪的,就算要處罰,往往也不失體面的按排一些沒有實職的官位。在這種情況下,成為一名文官當然會成為所有民族精英的最優選項了。

反觀如今的大明朝,文官有好幾十萬,多的都不值錢了,升官更是難如登天。品的秀才官如果沒有機遇。一輩子也升不上去。倒是軍官們連年征戰,不僅官兒升得飛快(當然,這也和軍官數量少有關係,現在大明的軍官需要接受大量的教育的訓練,相比之下倒是文官們唸的書比較少),還常常能撈到個爵位,搖身一變成了貴族。大多數情況下,同一年入仕的軍官都要比文官高上好幾個級別,而且在經濟上也富裕許多。

所以如今大明的民風,已經變得比較尚武。每有將士出征,都是舉國歡呼相送——額。什麼時候搞過頭大概就是軍國主義了吧?

大隊大隊的明軍官兵這時正雲集在南京下關的碼頭上面,這些都是近衛軍的官兵,作為大明天子的親軍,他們都是從整個陸軍挑選出來的精銳,當然不是放著給人觀賞的花瓶。每次出征,都會從近衛軍中抽調部隊上到一線。這一回更是整體出動去找安南人的麻煩。留在南京軍營裡的,只有少量的留守人員。至於南京城的警備,倒是根本用不著操心的。這裡可是大明帝國的腹地,長江口那邊可是炮臺林立,還有一支相當強大的內河鐵甲艦隊。根本沒有什麼外敵可能入侵,況且南京城這裡還有一萬五千人的皇家陸軍軍校教導師和三千人的御前侍衛隊已經好幾萬預備役軍官士兵。當真是固若金湯到了極點——呃,如果南京和上海的一百多萬工人階級不起來造反的話……

朱皇帝信步走在碼頭上面。和自己的丞相左宗棠和陸軍部尚書韓四帶著滿意的神態看著近衛軍官兵魚貫上船——近衛軍是48個小時前才接到出征命令的。那麼短的時間,五萬人的一個軍已經在登船了。這說明近衛軍是有快速反應能力的!而加上這五萬人,安南集團軍司令官羅大綱大將手中的陸軍兵力,包括交州省的動員兵在內就超過了50萬,另外還有2萬日軍和3萬暹羅軍正在途中,如此強大的兵力,足夠一舉將對手完全碾碎了!當然,動員那麼多部隊並不是朱濟世對戰勝安南沒有信心,實際上出動十分之一的人馬就足夠擺平安南了。但是朱濟世卻將這場戰爭當成了一次全面動員和出征的演習,考驗的是明軍的遠端投放能力還有交州省的軍事動員能力。現在看起來,各方面的表現還算不錯。

朱濟世指著排在下關碼頭的那些被臨時徵召來的商用蒸汽帆船,還有將碼頭擠得滿滿的明軍戰士們慨然道“左相,破軍,你們都是朕的老臣了。當年在香港集聚力量準備推翻滿清的時候,可曾想到現在這個兵強馬壯的局面嗎?”

韓四微笑著看著朱濟世。他可是從龍第一功臣,早在歐洲的時候就看出朱濟世不是一般人啦!不過大明可以做大到如今的地步,的確出乎他的預料。雖然還和英法並列,但是在韓四看來,大明的實力其實是第一強大的。因為大明帝國有將近6億人口,只要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