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那裡的氣候比較溼潤適宜日本人生存。而巴塔哥尼亞高原大部地區,其實都是印第安人的地盤。雖然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被新日本徵服,不過西鄉隆盛才不會動用寶貴的兵力去保護他們呢。
而在不理睬阿根廷人的同時,西鄉隆盛卻集中了50000大軍,翻越安第斯山,突襲了沒有多少防備(其實智利人是有防備的。不過在日軍看來沒有什麼不同)的智利軍隊。先佔據了蘭奇亞湖地區,然後一路北上直撲聖地亞哥。在聖地亞哥城南的塔爾卡地區和55000名智利軍隊展開決戰。結果自然是大獲全勝,智利人留下了超過40000具屍體倉惶北退。連首都聖地亞哥都沒有膽量守衛,直接棄城逃進安第斯山脈去打游擊了。雖然擺平這些游擊隊還需要些日子,不過智利這塊地盤算是基本到手,接下去就該去對付阿根廷人了……
想到這裡,西鄉隆盛無聲地嘆息了一下,突然轉頭問他身邊的佐久間象山“象山先生,你對阿根廷怎麼看?”佐久間象山苦笑著搖頭“西鄉君,世界上的大勢不是新日本可以對抗的,咱們現在可以打下智利,完全是英法明三大列強互相較量的結果。而阿根廷的土地太大太肥沃,不是我們可以覬覦的。”
“那麼……阿塔卡馬沙漠呢?”西鄉斟酌著問。
佐久間象山還是搖搖頭,“墨西哥人不是咱們可以招惹的,墨西哥人背後可是法國!而且大明天子和馬蒂爾德女皇的關係也特殊……再說了,如果我們趕走了墨西哥人,英國人也不會允許我們佔領那裡的。”
阿塔卡馬沙漠是這個時代天然硝石的主要產地,也是開採成本最低和產量最大的地區。特別是對本土不出產硝石的英法兩國而言,這片沙漠的戰略價值是極高的。雖然英國可以從印度得到硝石,法國也能從北非弄到硝石。但是那裡的產量很難要滿足目前軍事工業對硝石的需求,所以阿塔卡馬沙漠就成了英法都要染指的地區。新日本可以佔領智利也和這樣的大勢有關。英國需要一個可以抵禦法國入侵,又相對比較中立的勢力控制阿塔卡馬沙漠的南方。而法國需要新日本和智利作戰,吸引他們的主力以方便墨西哥的入侵,當然新日本在南美洲搞風搞雨也方便法國勢力滲透進來。不過前提是新日本的胃口不能太大,否則拿破崙三世就要翻臉了。
兩個人又沉默的前進了一會兒,西鄉隆盛才笑道“好吧,既然大勢是英法明爭霸,那麼我們新日本該站在誰一邊?是要舊日本一樣,繼續追隨大明嗎?”
佐久間象山搖搖頭,低聲道“大明是很強大,但是離新日本太遠了。而英法兩國,一個掌控著南美的陸地,一個掌握著新日本週圍的大海,至於大明掌握著舊日本,沒有舊日本的移民,我們新日本100年也發展不起來。這三個國家都是我們不可得罪的國家……新日本的未來,只能在英法明三國中輾轉騰挪,除非大明帝國的海軍能夠控制太平洋!”
西鄉隆盛沉默了一下,他能聽懂佐久間象山的話——除非大明帝國的海軍能掌控太平洋,也就是說新日本要到那個時候才能雄起於南美……換句話說,新日本在列強之間輾轉騰挪只是權宜之計,將來還是要和大明站在一起的。
“可是現在有人提出新日本入歐……要在新日本推行歐人的制度,和歐人交好,漸漸疏遠大明。”西鄉隆盛的聲音放得很低。
提出這套主張的不是別人,正是佐久間象山的弟子吉田松陰和坂本龍馬,前者是新日本教育奉行,後者是新日本外交奉行。他們認為,新日本被白人列強環伺,想要生存發展只能入歐。或是追隨法蘭西,或是追隨英國,總之一定要在兩個白人列強中選擇一個依附。這也是新日本目前的實力所決定的。
西鄉道“新日本雖然只有幾十萬人口,卻有十萬強兵,南美大陸上,無論阿根廷還是巴西,都非我對手。新日本的武力,有可能決定世界大戰之勝敗嗎?”
可以左右世界大戰的勝敗,自然就是各方面極力拉攏的物件,利益自不待言。西鄉沒有等佐久間象山回答,就接著又道“所以我覺得,新日本應該效仿普魯士,以軍隊為國家之本。無論何時,都必須保持一支足夠稱霸南美的雄軍,要讓大明、英國、法國都不願與我為敵!”(未完待續。。)
第1218章 征服,1864
公元1864年的世界仍舊烽煙四起,並沒有隨著聖地亞哥的陷落而太平多少。新日本的軍隊很快就會再次翻越安第斯山,同巴拉圭共和國一起,對阿根廷發動入侵。與此同時,阿根廷和巴西這兩個南美洲大國還締結了同盟,準備共同反對新日本和巴拉圭聯軍。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