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5部分

的一面就被衝開了好幾個缺口。可是衝進明軍空心方陣的騎兵太少,並不足以讓整個方陣崩潰。

衝進去了!

傅方好像又看到了勝利的希望,大聲下令剩下的輕騎兵也跟進!而且他沒有向完成第一波衝擊的槍騎兵下達撤退的軍令。他要用肉搏戰一次性打垮面前的敵人。然後,然後只能再說了……

隨著槍騎兵兩翼和輕騎兵相繼加入戰團,明軍步兵的空心方陣終於崩潰了。不到八百名八旗兵和四百多明軍混戰成了一團。騎在馬上的八旗兵奮力揮舞馬刀,戰在地面上的步兵則用刺刀回擊,還有些步兵的步槍裡有子彈,乾脆在近距離瞄準射擊!不過最狠的還是那些軍官。他們使用的武器是左輪手槍!這種六連發的手槍在近距離上的殺傷力大到了讓人膽寒的地步,幾乎可以將馬上的八旗兵一排排的打死!

所以明軍的人數雖然比對手少了近一半,但是明軍在近戰當中並不怎麼吃虧。基本上可以打出一比二的交換比!

血腥的戰鬥最後持續了小半個時辰,戰場上終於沉寂下來,傷亡過半的騎兵在一陣鑼聲響起後退了下去。留在戰場上的明軍步兵也剩下了不到200,同樣是一場損失慘重的搏鬥。認真說起來,這樣一場幾乎是不分勝負的戰鬥,已經是200年後這次明清再戰之中,清方所取得的最佳戰果了。

“少將閣下,為什麼不讓我繼續戰鬥下去!勝利明明就在眼前!”

原來下令傅方撤退的是帶著幾百個哥薩克前來“督戰”的羅索夫斯基,他同傅方分手後沒多久就覺得不放心,於是帶了一個團的哥薩克跑來督戰,結果就看見自己的這位“獨臂農奴”已經把仗打得一團糟了。

“傅,你打得這是什麼仗!不到三個小時就失去六百人……上帝啊,你在做什麼!”

“少將閣下,我很快就要贏了,附近兩個城堡的守軍都被我引出來了,只要打光他們,那兩座城堡就是我們的啦!”

“可是……我要它們有什麼用?等著中國軍隊來包圍嗎?傅,你知道我們的任務是什麼嗎?是打擊敵人的鐵路工程隊,不是攻城!”

貴族出身,10歲就登記為禁衛軍列兵,12歲入讀皇家貴族軍事學校,參加過希臘獨立戰爭和第八次俄土戰爭的羅索夫斯基恨不得用鞭子狠狠抽一頓傅方——不過現在不行,傅方還不是他的農奴,雖然他只配一輩子當個農奴,但是眼下他還是蒙古國王的大將。

教訓了傅方一頓之後,羅索夫斯基不敢在達爾汗城附近久留,和大部隊匯合之後立即下令向南轉進,近7000名騎兵,很快就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中了。

而在這個時候,明軍在蒙古戰場上的幾個主將,羅軍旗、李文茂、李秋生、苗沛霖,還有將要率部加入蒙古戰場的韓四,全都不知道這次達爾汗——飛狼堡戰役。

受制於通訊技術的落後和蒙古高原的遼闊,他們中間的幾個人,甚至要到幾個星期之後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兒,或者說是知道自己上了俄國人的當!比如朱濟世的近衛騎兵軍軍長李秋生,他的一萬近衛騎兵一直咬著1500八旗——俄羅斯騎兵屁股後面緊追不捨,一路追到了鄂爾渾河西岸才同被俄軍拋棄的八旗兵打了一仗,殲滅了不到600八旗兵,殺散了餘眾,透過審問俘虜才知道上了當。

而蒙古軍團司令官羅軍旗直到1個星期後,才得到苗沛霖著人送來的軍報,知道了達爾汗——飛狼堡戰役。這個時候,他的六萬大軍已經在買賣城外開始挖掘一條圍城的長壕了。

第709章 英雄是怎樣煉成的

發生在蒙古達爾汗飛狼堡地區的這一次規模不大的作戰,在後來的軍事史上擁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因為正是這場戰役打響了第一次明俄戰爭的第一槍!

對於這場史稱達爾汗飛狼堡戰役的勝負,後來的軍事史學界並沒有爭議,所有的觀點都認為,俄國和奕欣聯軍是這次戰役的勝利者。而且,聯軍指揮官羅索夫斯基少將在這場戰役中的表現極為出色,用1500名騎兵引開了明軍強大的近衛騎兵,並且成功的從明軍城堡封鎖線的西面穿插到了東面,給明軍的部署造成了極大的混亂。

至於“俄奕聯軍”在飛狼堡附近所遭遇的小挫折是不能同他們之前取得的成功相比的。而且,後世的軍事史學界都認為飛狼堡戰鬥不過是羅索夫斯基少將的一個計策,目的是調動更多的明軍到東蒙古用於圍剿自己,以便減輕買賣城方面的壓力……

不過在當時,飛狼堡之戰卻被大明帝國的宣傳機構包裝成了一場了不得的勝利和軍事史上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