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8部分

因為德川家慶的病重而出現那一絲不確定的時候,在世界的另一端。一場將要深刻改變歐洲力量平衡的國際性戰爭接近的腳步,也稍稍地停留了一下。

公元1853年2月的某一天。彼得堡,冬宮之內忽然響起了皇太子亞歷山大興奮的呼喊聲。

“父親,父親,好訊息!土耳其蘇丹讓步了,緬希科夫親王的報告到了,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已經同意將耶路撒冷的保護權交給東正教了!聖城危機結束了,俄羅斯帝國贏得了體面的和平……”(未完待續。。)

第673章 你說,他為什麼要打仗?

轉眼已經是1853年1月,木蘭圍場的大會盟已經在去年的12月初結束,接受了九白之貢和騰格里汗尊號的朱濟世已經回到了北京圓明園。此時農曆春節將至,蕭條了好幾年的北京城終於又有了一些繁榮的景象。因為大明天子朱濟世準備在北京過年,除了一小部分留守南京應天府的官員,大明朝廷的大部分高官也將在北京過節,連帶著他們的僕役家屬,一起住進了北京內城,立時就讓這座鬼城有了人氣和喜氣。不僅這些新朝的貴人們一個個喜氣洋洋,就連外城的尋常小民,也都是滿心歡喜。

讓他們歡喜的不僅是朝廷駐紮北京後所帶來的市面繁榮,還有這天下將要太平的好訊息。就在西清“請降使”祁寯藻被朱皇帝從木蘭圍場帶回北京的同時。太平天國的南王馮雲山也坐著36人臺的大轎子進了北京。據說是來和朝廷談判歸附事宜的。

還有訊息從章嘉呼圖克圖的雍和宮傳出,說盤踞的僧格林沁已經接受了藏王封號,還將d賴喇嘛送往中原,現在喇嘛正在北上途中,春節以後就可以到北京了。這下,西清、、太平天國都算平定了。而且大明皇上還兼領了蒙古大汗,長城外面的幾百萬蒙古人,都以大明天子為尊了。

現在就剩下一個盤踞外蒙的奕欣,整個就是跳樑小醜,誰都不相信他還能蹦達幾日!

在這等天下太平的和諧氣氛當中,北京城內的人們,終於可以安安心心過個大年了。在這個時代,新年之前,正是最熱鬧的時候。北京也不例外,各處廟會都已經開場,一直要鬧到元宵上燈才算過完大年。

不過滯留北京的西清軍機大臣、大學士祁寯藻,卻絲毫感覺不到喜慶的氣氛。此時,他也換上了一身明朝儒服,籠著袖子,臉色陰鬱地在西四牌樓的人流當中擠來擠去。

這個北京城是祁寯藻出生之地,他是乾隆五十八年出生在宣武門外的鐵門官舍,十一歲之前都居住在北京。他的父親祁韻士是國史館纂修官,以《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傳世。二十二歲那年,祁寯藻便以弱冠之年中了進士,此後的三十多年間,大部分時間也是在北京做官,這北京幾乎就是祁寯藻的半個家鄉。

可是時隔四年後再來,在他最熟悉的北京城的西四牌樓一帶走了半日,卻沒有遇見一個熟人。往日和他要好的八旗親貴、朝廷重臣,現在不是入了土,就是遠在漠北河西,看來這輩子都回不了北京,除非是作為俘虜!

“老爺,有幾個人一直跟著咱們。”陪著祁寯藻出來的一個僕人忽然湊到他耳邊低聲嘀咕了一句。

“那是錦衣衛,朱皇帝的爪牙!”祁寯藻看也不看就下了結論,他這個身分擺在那裡,如果沒有錦衣衛的探子盯梢就不正常了。

“不,不是錦衣衛,那好是林大人。”

“林大人?哪一位?”

“林穆翁林大人。”

“是他!”祁寯藻回頭一瞧,果然見林則徐也在幾個家人的陪同下站在不遠處砂鍋居的門口,還朝自己這邊招著手。看到祁寯藻回頭,林則徐轉身就進了砂鍋居。

“且聽他說些什麼!”祁寯藻嘟囔了一句,就緊跟著進了砂鍋居。

砂鍋居是北京極有名的老字號,開設於乾隆年間。遭逢了太平天國之亂,這裡的老闆夥計都換了人,一個廣東口音的夥計迎了上來,殷勤地道“是祁老闆嗎?”見祁寯藻點頭,又道“林老闆在二樓菊字號雅座等您。”

祁寯藻苦笑著上了二樓,一進菊字號包間,就看見林則徐似笑非笑的坐在那裡,面前還擺了幾樣廣東小吃——這砂鍋居現在似乎被整成廣東茶餐廳了。

看到祁寯藻進來,他站起來就招呼“息翁,快坐!幾年不見,可把老弟我想死了,沒想到在北京遇上了。”他招呼得熱烈。祁寯藻心裡面卻只是想冷笑。但是在大明朝廷,現在能和自己說上幾句的,也就是這個名滿天下的清流領袖林則徐了。

他冷著臉在林則徐對面坐下,靜靜地看著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