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8部分

有一個原因是眼下的大明是擁有金融和關稅自主權的。金融業的發達讓產業資本很容易籌集資金,而必要的關稅保護則讓新生的產業得到了充分的保護。

一番參觀之後,縣官們被安排到遠東飯店外灘店裡面用餐——不是公款吃喝。是皇帝請客,朱濟世這個皇上當得有點虧本啊!

在一間大得有些離譜。裝飾豪華的西式風格的餐廳當中,幾十桌縣官推杯換盞,一邊用暢飲著各色美酒,一邊對這幾日的所見所聞發出各種各樣的議論。

“看看上海這裡,咱們大明還真有些盛世的樣子,可是想想咱們的老家,怎麼都有些蕭瑟啊!”

敖星煌大著舌頭說道,眾人都下意識地點頭。何止是老家蕭瑟。大家的口袋更蕭瑟!堂堂一個縣官一年才拿960塊銀元,上海這裡隨便找個九品官都能有這個數!不僅是上海的九品官能賺那麼多錢,這裡的洋行職員賺得更多,一個月拿兩百三百的大有人在!

“我等讀聖賢書,為天子牧守一方,當發展地方,造福百姓!”

頓時有人心潮澎湃。直恨不得馬上趕回老家,開始展現身手。

“發展地方……也不容易吧?如何下手治理都不知道……”

有人似乎不那麼自信,這麼低低嘆著。

“上海這裡的百姓真有福?廠子裡面的工人起早貪黑,一日勞作六個時辰,所得不過幾十個小銅板,每月不過兩塊銀元。扣除房租、飲食和遮體的衣服就所剩無幾了。”

湖南籍的清官許瑤光沉聲說著,他出身寒門,靠著苦讀才從科舉路子上來的,自然知道民人的疾苦。現在他是長沙縣令,長沙不是窮縣。這兩年在左宗棠、羅澤南等湘湖大佬的推動下也有了那麼點工業,主要是機器碾米廠。這些碾米廠又兼營糧行。憑藉著機器碾米的低成本和雄厚的資本擠垮了不知道多少傳統的米行米店,還惹得長沙的糧商總會出面請願,要求縣衙關閉這些碾米廠。可是這些碾米廠都有湘湖大佬的股份,許清官如何敢去摸老虎屁股?只能眼睜睜看著一家又一家字號很老的糧行倒閉歇業。

更讓他難受的是來自廣東的“洋布”對本省土布的衝擊。現在長沙城內的布行都不再下鄉去收購土布,所販賣的都是從廣東運來的洋布,不但價格比土布便宜,而且質量也好……

“這些廠子裡產出的精米、白麵、洋布又不知道要奪去多少民人失去生計了!”

許瑤光帶著三分酒氣,拍著桌子長嘆起來,登時就引起了共鳴,不少縣官又開始長吁短嘆,埋怨起“洋貨”對他們老家傳統產業的衝擊了。

“唔……他們居然管上海、廣州生產的東西叫洋貨?”

就在這些窮縣官們埋怨的時候,朱皇帝正在川沙的行宮當中和自己的老朋友恩大神說話。

“弗里德里希,你來說說看,我該如何將這些人引到正路上去?”

朱濟世笑吟吟看著眼前這個恩大神,這些日子他一邊擔任著應天濟世大學的教授,一邊在考察江南的農村,研究中國農村問題。

“如果我沒有猜錯,你是想將天下士紳的財力引向工商,同時還想讓漢地過多的人丁移往東北、南洋吧?”

看出來了,眼光還不錯,到底是大神……

朱濟世笑著點點頭,他站起身從一旁的酒櫃裡面取出一瓶1825年的香檳酒,給自己和恩格斯都倒上了一杯。

“弗里德里希,你知道我為什麼那麼幹,而且還那麼急嗎?”朱濟世將酒杯遞給了恩格斯,“我想你知道答案是什麼嗎?”

恩格斯接過酒杯品了一口,笑道“是杜特酒?口味很不錯啊。”他頓了下,“傑森,我想你現在正面臨一道很難解的數學題吧?”

朱濟世苦笑了起來“是的,非常非常難解,千分之八到百分之一,甚至有可能達到百分之一點二的複合年均增長率,而基數是四萬萬,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五十年後會是多少?”

“八億?十億?或者……更多一些吧?”恩格斯輕輕轉動手中的酒杯,“這不僅是道數學題,還是個社會科學題。這幾年醫學的進步很快啊!”

“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朱濟世喝了一大口香檳酒,“弗里德里希,你說我能不著急嗎?現在中國的四萬萬多一點的人口已經吃不大飽了,如果未來五十年達到八萬萬……上帝啊!那將是一場難以想象的災難!”

八萬萬人在21世紀的中國看起來不多,但是在1900年如果就達到這個數字的話……

朱濟世在研究了1849年、1850年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