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成絨線打成毛衣、圍脖,極為保暖。在西洋需求極大,在廣東那裡已經漸漸流行開來了,江南這裡也有不少人購買。”
肅順冷笑“這土地都養羊了,佃戶們怎麼辦?都餓死不成?”
“江南這裡的佃戶總歸是難的。”白恩銘搖搖頭道,“其實就算地主不退佃,他們也很難維持下去了。因為廣州、上海那裡現在開了許多西式紡織廠。”
“西式紡織廠和佃戶有什麼關係?”肅順有些不大明白。
一旁的瓜爾佳。元寶笑著解釋道“六爺該聽說過男耕女織吧?江南這裡的農戶的收入除了耕田就是織布。”
白恩銘也道“是啊,江南這裡原就有許多的機戶僱傭工人生產絲棉布匹,道光年間,僅江寧一地就有織機3萬餘,男女工人5萬餘,產品行銷四方。不過那個時候有朝廷設定的江南三織造在管束這些機戶、機工,不讓他們做的太大壞了尋常農戶的生計。因而江南機戶所出的棉布、絲綢都是上品,都是賣給中上人家的,尋常小民仍用鄉下的土布,這些都是江南農婦紡紗織布所產的。而朱明皇帝不管這些,他在廣東的時候就引入了英吉利的新式紡機,還用水車和蒸汽機代替人力,所產出的布匹又好又便宜。僅僅幾年,廣東佛山的機戶都改成了紡織廠,把廣東農婦紡紗織布的生意都搶光了。想來用不了多久,江南這邊也是一樣的局面了。”
肅順心裡面已經是狂喜不已了,男耕女織是千年以來的老規矩了,普天下的農戶都是這樣過日子的。要是沒有了女織的這一塊,靠男耕還能維持小農之家的生活嗎?要是普天下的小農都維持不下去了,這天下還不要鬧翻過來!
瓜爾佳。元寶也想到了同樣的問題,皺眉問道“廣東那裡可還安穩?”
“安穩啊。”白恩銘看看眼前的二人,苦笑著道,“若是沒有婆羅洲,沒有南洋、沒有美利堅可去,沒有工商的大興,廣東那裡大概早亂起來了。可是現在廣東是有窮人沒有餓死人,只要肯做,再不濟就是賣豬仔去南洋去美國,苦是苦,但還是能賺到錢的。
而且,廣東地方上的牛鬼蛇神們從中獲利更多,販運豬仔去南洋、美國就是暴利,在南洋種植香料、甘蔗,開發礦產也是穩賺不賠,去南洋開店辦廠開錢莊也能發財……再不濟去南洋混黑道包賭包娼都能發財,誰還有心思造反生事?所以全中國現在最太平的地方就是廣東省!”
肅順和瓜爾佳。元寶聽得都有點呆了。廣東省被朱濟世禍害的時間應該是最長的,而且那裡本來就是大清最亂的地方,現在又工商大興,怎麼反而太平起來了呢?
“問題出在南洋!”肅順思索半晌,終於下了定論,“朱逆所行皆是禍國殃民,但是據有婆羅洲富庶之土卻是對的!聽說朱逆的蘭芳大公國兩個廣東都大,而且氣候溼潤,土地肥沃,物產富饒。廣東那邊活不下去的民人都往婆羅洲去了,自然沒有人造反。若我大清當年也在南洋拓地,何至有現在的亡國之禍啊!不過現在朱逆在江南、中原、四川變本加厲推行惡政,很快就要天怒人怨,我就不相信他有辦法把全天下所有活不下去的貧苦農人都弄到海外去!”
第574章 田土申報制 求保底票票
應天紫禁城謹身殿,朱大皇帝最近忽然勤勉了不少,謹身殿裡面三天兩頭就開小朝會。
在大明朝廷做官的人都知道,朱濟世的脾氣是很好的,對官員們很客氣,很少在朝堂上面發脾氣,出手還特別大方,基本上是個“好”皇帝。卻不料今天朱濟世的臉上好像颳了層漿糊,難看的要死,殿內的氣氛也變得陰冷潮溼起來。皇帝不但臉難看,而且不說話,看來是被什麼事情氣到了,眾臣都不敢開口,就靜靜等著。直到最後延平王鄭洪的咳嗽聲打破了這樣的沉寂。
鄭洪是功臣之首,又不是儒臣,思想也比較開明,在朝中居然成了和朱濟世共同語言最多的大臣,所以現在這個時候就該他出來說話。
鄭洪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朝朱皇帝一揖,語調有些義憤地說道“皇上,今有《大公報》、《大明時報》等報紙揭露江南田賦之陋規頗多,除了所謂注緩,還有‘長價’、‘短價’之說。大戶減價交納,謂之‘短價’,小戶則加倍稱之價徵收,以補大戶之虧欠,謂之‘長價’。”
這是要捅馬蜂窩啊!眾臣都在心裡面吸了口涼氣,有幾個還朝鄭王爺投去不善的目光。朱濟世面色不豫地問左宗棠“左相,你可知道‘長價’、‘短價’之事?”
左宗棠長嘆一聲,出列到了大殿中央“臣知道有此陋規。”
朱濟世沉著聲問“因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