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5部分

搖搖頭不再說話,朝堂上面就這樣沉默了下來。不用說,滿朝的儒生官們都是同情六君子的,而朱皇帝看來是想給這六人一點苦頭的,可是卻不想背昏君、暴君和言而無信的惡名。

就在場面尷尬的時候,外交部尚書吳春秋忽然出列奏道“安南國使者阮福洪依已經到了廣州,還提出向我大明稱臣,外部該如何回應,請皇上示下。”

朱濟世嘆了口氣,露出無奈的表情“阮福洪依現在才來已經是晚了……而且他們阮朝當年為了打敗西山朝已經和法國簽了賣國條約,卻一連幾十年不肯履行,他們那個時候也沒把自己當成是中國的藩臣,這個藩臣無外交的道理大家不會不明白吧?現在峴港讓法國人佔領了才想起來要大明庇護,實在是晚了。吳卿,你給廣州去電,和阮福洪依說,我大明不會單獨和越南媾和,如何越南真心求和應該同法國、大明一起談,不要想著以華制夷,我大明不是給越南當槍使的!另外,也可以和阮福洪依明言,我大明和法蘭西都沒有滅亡越南的意思,對於阮朝的統治,我們都是希望維護的。”

第582章 清流報和投資人老白

求一張月票

。。。。。。。

鞭炮噼裡啪啦的在應天城的四川會館門口響著。

一票在應天府經商做買賣的四川人都興高采烈地擠在一堆望著,他們在等已經名滿天下的“四川六君子”載譽歸來。這個時代的同鄉情份比後世更濃烈了幾分,特別是在應天這個地方,粵人、湘人、閩人還有江南、江北之人都有好大世面,可是川人卻總沒有揚眉吐氣的時候。

朝廷當中幾乎沒有四川來的官兒,而那些在四川號稱鉅富的商人到了應天府才發現,和那些同洋人做生意的東南閩粵的鉅富相比,他們不過是些沒什麼錢的土財主而已,根本沒有人瞧得起啊!在“四川六君子”來應天之前,唯一讓四川會館裡面的川人們自豪的事情就是朱大皇帝派人讓四川會館找幾個手藝一流的廚子進宮服務——原來身為廣東人的朱濟世也是喜歡吃川菜的。

現在終於出了個“四川六君子”,這樣的儒門聖人,怎麼不讓聚在四川會館裡面的四川老鄉們激動不已呢?至於這六個人可能得罪皇上的事情,他們倒是不大擔心的。誰不知道當今聖上是仁君?連和他打過仗的太平天國的人都有不少封了官現在住在應天(並沒有都跑去美洲),又怎麼會和幾個一心為了國家計程車子過不去呢?

白恩銘現在也站在四川會館的二門,看著門口的熱鬧,傾聽著人們用四川話誇讚著六君子如何如何的。心裡面卻是一陣陣的後怕。他已經從報紙上看到四川貢院大逮捕事件中查獲19支柯爾特手槍的事情了……肅順帶去四川的隨行人員正好是18人。加上他本人就是19人。每人都有一支柯爾特手槍!

如果自己跟著一起去了四川,大概也會被抓進去吧?

肅順是不怕的,現在大明和渤海國還沒有徹底翻臉,肅順理論上也是大明皇帝的臣子,攜帶武器去四川替上級衙門做買賣沒有什麼不可以的。至於肅順有沒有和四川士子勾結的事情一查就清楚了,朱濟世還不至於要用一個肅順把四川鬧事計程車子打成漢奸什麼的,這個傢伙做事沒有那麼齷齪。

可是自己不一樣,朱濟世再光明磊落也不會放過自己的!白恩銘想到這裡嘆了口氣。應天府不能呆了,要是肅順和元寶把自己供出來,朱濟世還不畫影圖形捉拿自己?所以他已經虧本賣掉了還沒有開張的牧場,帶著兩個老婆預備跑路回香港了,下一步他還預備去南洋和澳大利亞發展,還是離朱濟世遠一點安全!

不過跑路之前還有一件事情要辦,就是曾經答應過肅順的《清流報》。倒不是因為對大清朝還有感情,而是覺得這是一個名利雙收的投資機會。萬一《清流報》火了,對他這個老闆也是一層保護傘啊——朱皇帝搞死一個房地產商和搞死一個報業巨頭可不是一回事兒。前者是捏死一隻螞蟻,後者就是捅了一個馬蜂窩。

這時一個跟著李宗羲從四川出來的家人到了白恩銘跟前“白先生。我們家老爺請您進去說話。”

白恩銘點點頭“好的,前面帶路吧。”

四川才子李宗羲的大名他早些年就聽說過。不過卻沒有和李宗羲見過面。李宗羲中進士的時候他在廣東、上海一帶做官。等他到了北京,李宗羲和另外幾個四川籍的進士已經回家鄉“辦團練”了,不過看他們現在的境況就知道沒有能把武裝拉起來。

“白老闆是吧?請坐吧。”

李宗羲用略帶鄙夷的眼神看著眼前這個廣東商人,身為正途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