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0部分

渤海公府的屬官,不過皇上並未因此加罪於渤海公府,在成都府查明真相後已經將肅順等人開釋了。倭艮峰,你跑得有點早了。”

“你說真的?他會那麼好心?”

“真就是真,假就是假。肅順他們怎麼出現在成都的我不知道,但是他們的確和四川士子鬧事無關,天子有這麼會加罪?你以為本朝還會有‘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這樣的反詩案出現嗎?”

曾國藩的確沒有欺騙倭仁。肅順等人和四川士子鬧事有沒有關係是很容易查清楚的。韓四、劉蓉等人在調查清楚之後就如實上奏。朱濟世也沒有用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辦法去整治四川士子——在他看來,四川士子不是敵人,不需要不擇手段去對付他們,只要無限期推遲四川科舉,早晚有他們屈服的時候。

如果要羅織罪名,即使沒有肅順,也一樣可以給四川士子按上別的罪名。可那樣一來,就開來一個壞頭。將來新明的政爭就會越來越沒有底線。這種事情,對國家的長治久安不利。

“當今天子行事都是堂堂正正的,所以不會羅織罪名,構陷臣子的,渤海公可以放心入朝。”

“入朝!?”桂良目光炯炯地看著曾國藩,“難道朱家要撤了渤海藩國嗎?如此言而無信,還能服天下人!?”

“皇上不會主動下旨撤藩的,不過渤海公可以自請撤藩入朝。”

“自請撤藩?”

“不錯。自請撤藩乃是渤海公唯一的出路。”

“哼!”

桂良、倭仁兩人同時冷哼一聲。卓秉恬卻皺眉道“渤海公對天子並無二心。”

曾國藩卻冷冷一笑“有無二心不是用嘴說的!靜遠兄,你以為渤海公勾結俄羅斯國的事情皇上真的不知道?俄羅斯國在庫倫就設立有使館……渤海公難道不知道藩國無外交嗎?”

桂良沉聲道“我渤海國有二十萬大軍,據北滿蒙古沃野萬里。真要是開戰,鹿死誰手。未嘗一定!”

曾國藩卻嘻嘻笑了,桂良等人的反應早在其預料之中,“你們以為我曾國藩此來蒙古是來害渤海公的麼?”

卓秉恬嘆口氣道“滌生是來救渤海公的,可是……”

“可是渤海公卻揹負著祖宗基業。”曾國藩接著卓秉恬的話往下說,“可惜現在不是前明的天啟年、崇禎年,當今天子也不是宋徽宗,而是明太祖、唐太宗那樣的一代雄主。你們覺得,大清還有恢復的可能麼?”

曾國藩嘆息著停下,等待著三個大清忠誠的反應。

三個人的腦袋都垂了下來,他們誰都不相信大清還能恢復,能苟延殘喘幾年就不錯了。桂良冷冷道“大清還有蒙古、北滿、西藏、新疆和大半個甘肅。”

“真的有嗎?”曾國藩笑道,“喀爾喀蒙古四大汗王搶著把女兒往應天送過去,朝廷在北滿的屯軍正兵有50餘萬,你們真覺得能守住蒙古和北滿?”

卓秉恬搖搖頭“守不住的。”

“既然守不住,那渤海公為什麼就不能退一步保全性命和族人呢?”曾國藩道,“我實為保全愛新覺羅一姓和八旗數十萬生靈而來,你們若皆不惜命,那就當沒有這回事,喀爾喀蒙古四汗王的女兒都已經獻出來了,我自可回去覆命,你們就好自為之吧。”

說完了話,曾國藩端起茶碗就要送客。卓秉恬忙道“撤藩一事急切不得,總要有個準備的時間。”

桂良和倭仁聞言都猛地站了起來,想要說話卻被卓秉恬用眼神阻止,卓秉恬又道“而且撤藩費用巨大,二十萬大軍要解散按照,數十萬八旗子弟也要按照……沒有個兩三千萬銀子怕是撤不了啊!”

“兩三千萬……”曾國藩笑了起來,“卓靜遠啊,現在是愛新覺羅一族和幾十萬八旗子民要救命,不是大明皇帝要花錢買平安,這最後的生路你們就一點不珍惜?”

三個大清忠臣互相看看,桂良臉色鐵青,倭仁眉頭緊皺,只有卓秉恬還算平靜,搖搖頭道“此事甚大,等我們回去和六爺商量一下吧。”

……

得到卓秉恬、桂良和倭仁的報告之後,奕欣又召集了奕裕�氖鉤脊隙�選3な伲�砉�鉤莢�斂煞蚰芯簦�刃賴奈甯甾日p等人一塊兒在商量同大明開戰的可能性。

“他定是在效仿我大清拉攏蒙古的辦法。這個朱濟世,實在太狡猾了!”

“可是喀爾喀蒙古四汗部實力薄弱,根本沒有新式陸軍,能起什麼作用?”

“後勤和情報!只要有喀爾喀蒙古四汗部支援,朱濟世根本不用擔心被我們牽著鼻子走了。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