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長期旁落,使得首相和議會完全成為國家的掌控者。而眼下的英國,其實是君主和議會共同領導的國家。
“用一個強大的德國去威脅法國?”愛德華皇儲一邊聽本傑明。迪斯雷利彙報和俾斯麥會面的情況,一邊擺弄著那本讓他很不愉快的《天朝》,“可是德國人會不會被中國人拉攏?歐洲這個地方,從來就不乏背信棄義吧?”
“那是將來的事情,至少這一回德國人不會背叛大英帝國,因為他們需要很長時間消化戰利品。”索爾斯伯利侯爵說道。“而且中國人不會坐視俄國滅亡。他們一定會繼續支援俄國抵抗德國。這樣中德之間就沒有聯合的基礎。”
“可是我們出兵攻擊俄羅斯會不會影響到向北美派遣軍隊?”英國皇儲說,“北美迫切需要增援,我們應該在未來三個月內向那裡派遣八十萬軍隊,用來解堪薩斯城之圍。”
“其實不需要那麼多軍隊。”海軍出身的帝國總參謀長米爾恩上將解釋道,“因為不會有真正的解圍行動,任何試圖解堪薩斯城之圍的行動都會以慘敗收場。從聖路易斯城西進400公里去和一百萬以上以逸待勞的中隊打一場硬碰硬的決戰絕對是發瘋。這就好比在特拉法爾加大海戰後出動20萬英國陸軍橫渡英吉利海峽去和拿破崙的大軍團決戰一樣。任何一個腦筋正常的將軍都不會同意那麼幹的。”
米爾恩是將朱胡安當成拿破崙一世了!英國皇儲在心裡面嘆了口氣。他忽然想到了朱胡安的姐姐朱伊莎公主,如果那時自己的父母同意替自己向中國皇帝請求聯姻,那麼大美人朱伊莎就會成為未來大英帝國的皇后。而自己就是中國皇帝的女婿,現在的戰爭大概就不會發生了……
“即使不需要解堪薩斯城之圍,北美戰場上還是需要很多軍隊。”英國皇儲道,“因為朱胡安會發動進攻的,如果沒有足夠的軍隊,誰也阻擋不了他。”
米爾恩解釋道“在朱胡安消滅堪薩斯城的五十多萬聯盟軍之前,他不會東進。因為包圍五十多萬人至少需要八十萬軍隊,另外還需要至少五十萬人的預備叢集以應對美國人的解圍行動。此外,朱胡安最近還向德克薩斯州提出了要求,希望可以成為德克薩斯大公。”
“德克薩斯人能接受一個黃種人當他們的大公?”愛德華皇儲淡淡地反問。
“實際上朱胡安並不是黃種人。他是歐亞混血兒,他有波拿巴王朝和符騰堡王室的血統。再往上追溯還和幾乎所有的歐洲王朝都有血緣關係,血統非常高貴。”本傑明。 迪斯雷利提醒,“所以德克薩斯人很可能會接受。”
在密蘇里河——堪薩斯城大會戰的結果明朗之後,全歐洲的皇室突然發現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統帥朱胡安其實是他們的遠房親戚——怪不得那麼傑出,原來是高貴的血統在起作用!呃,而被朱胡安打敗的威廉。謝爾曼和托馬斯。傑克遜的血統太低劣,所以失敗是正常的。
他不過是個私生子!愛德華皇儲心想,而瑪麗亞。克萊門蒂娜卻是法國第一等的貴族之家出生,她的母系祖先甚至可以追溯到安茹家族,那可是曾經統治過英國的金花雀王朝啊!朱伊莎血管裡面多少還有幾滴屬於英國皇室的鮮血,為什麼就不能成為英國皇后呢?真是太荒唐了……
“好吧,那我們就少派點軍隊去北美,留一半人去攻打俄國。”英國皇儲道,他這是在和內閣討價還價,這裡畢竟是英國,而非君王一言九鼎的俄國或德國,如今保守黨和自由黨的領袖已經達成一致,君王就不得不退讓一些了。“先派四十萬人去美國,不能再少了,否則就很難將美利堅帝國融入大英帝國。”
“那就派四十萬人去美國。”英國首相和陸軍大臣威廉。格萊斯頓交換了一下眼色,就同意了皇儲的要求。雖然他們都知道將英國的重心遷往北美從長期來看是有利的,但是英國的選民卻不這麼想,他們並不想成為“美國鄉巴佬”。
“那麼向俄國派出四十萬軍隊的回報是什麼?”英國皇儲頓了一下,又問,“除了一個強大的德意志之外,英國還能得到什麼?”
“並不會向俄國派出四十萬軍隊。”陸軍大臣回答,“最多派二十萬,我們會嘗試聯合瑞典王國一同出兵,幫助瑞典收回芬蘭(1809年被俄國佔領)。”
“瑞典人同意了?”
外交大臣索爾斯伯利侯爵道“會同意的,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拉攏瑞典及挪威王國參戰的談判一直在秘密進行,如今的瑞典和挪威還是共君聯邦,挪統治瑞典及挪威王國的是來自法國的貝爾納多特王朝。不過貝爾納多特王朝和波拿巴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