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減員,現在可是個讓人討厭的雨季,來自中國西南計程車兵能適應孟加拉這裡的鬼天氣嗎?我想兩支部隊會師以後最多有15萬人。到時候我就能把他們包圍在靠近孟加拉灣的某個地方。這樣中國皇帝就只能讓他的海軍在馬六甲海峽同東方艦隊決戰了!”(未完待續。。)
第1398章 捨得魚死網破嗎?
朱濟世快步走在溫泉宮內長長的迴廊上,身後跟著的只有一個楠本高子。他的臉色很不好看,高子則紅著眼睛含情脈脈的看著皇帝的背影。昨天晚上,朱濟世一夜沒睡,就在自己的御書房裡面在等前線的戰報。高子勸了兩句,還讓一肚子不痛快的朱皇帝罵了一頓。不過這個女人對朱濟世真是沒話說,絕對任打任罵任罰。朱皇帝看到她一副痴情的樣子心也軟了,好言安慰幾句讓她先去休息,不過高子也睡不著,還是陪朱皇帝熬了夜。
梅克那河戰役失利的訊息已經傳來,雖然只損失了10000人,但卻給包括朱濟世在內的整個明軍高層敲響了警鐘——他們的對手是威爾。海明!大明皇家陸軍的第一任參謀長,現在大明陸軍一多半的大將、上將早年都是他的學生。他要是真沒有本事,怎麼能交出那麼多好學生還幫著朱濟世打出一副花花江山?
對於朱國衛在孟加拉腹地的失利,大明陸軍部、陸軍總參謀部立即就組織了圖上推演,拿出了甲、乙、丙、丁四個預案,不過基本上的原則都是一樣的。避免和印度軍展開會戰,透過運動戰拉扯印度軍戰線,尋找機會撤回東輝王國或是南下吉大港去和暹羅王的軍隊會師——避免決戰的意見似乎是理所當然的,現在朱國衛的北路軍經過多次戰役和長途行軍的消耗,不計算民伕和傷病員,兵力已經不足8。5萬,而且彈藥消耗很大。很難再支援一場真正激烈的大戰了。在這種情況下去和兵力佔有絕對優勢的威爾。海明決戰不是找死嗎?
也是有人提出決戰的。就是朱濟世的那個“軍神兒子”朱胡安從堪薩斯城前線發了電報。指出印度方面軍北路叢集應該趁印度軍尚未完成包圍網的機會,與印度軍主力一部展開決戰,拿出魚死網破的決心,將當面之敵擊潰,然後才有可能安然返回東輝……反正朱國衛也不是他兒子,而就是在前線打死了他也不用擔心在老頭子跟前沒有辦法交賬。
不過現在聚集在溫泉宮武威殿裡的石達開、焦亮和劉麗川等陸軍三長官,還有海軍部尚書王德虎,海軍總參謀長童海峰他們卻不敢拿一位國王的生命去冒險。武威殿是溫泉宮前朝的幾個主要大殿之一。其實就是一棟的中西合璧式的三層大樓,是大明皇帝和陸海軍總參謀部共用的作戰指揮中心,大樓頂上架著十幾根高低不一的電報天線,另外還用有線電報和電話同天南海北的大明軍隊保持著聯絡。戰場上的瞬息變化,都會第一時間報告到這裡,讓朱濟世還有大明陸海軍的長官們知道。
朱濟世到來的時候,指揮中心內的將軍還有參謀們都立正行抬手禮,好像是某位元首駕到似的。朱濟世朝大家微微點頭示意,大家也都看著他。這位大明天子看起來稍有些憔悴,大家心裡都明白。印度方面的戰事很有些搞砸的意思,三十二萬大軍的進攻已經失敗。人員的損失快接近四萬了!看起來雖然不多,但是大理王朱國衛指揮的叢集已經陷於險地,最後能夠有一半人安然返回就不錯了!這場孟加拉戰役,應該是徹底的失敗了。
至於原本想象中的印度王公大起義,倒是發生了一些,但是規模並不太大,多是一些失意王公在鬧事,雖然佔領了不少印度城鎮,可並沒有真正威脅到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而真正還掌握著地盤的王公都在觀望——就連芭伊女王的養子佔西國王也沒有發動起義,還在磨磨蹭蹭的召集軍隊……感到自己責任重大的芭伊女王也沒有心思呆在南京陪伴朱濟世,昨天已經坐上法國人的蒸汽帆船回印度去了。也不知道這個時空的芭伊會不會和原本歷史上那個佔西女王一樣?
看到人都聚集到了巨大的沙盤臺周圍,朱濟世微微嘆了口氣。整日忙著打世界大戰,說不覺得疲勞是假的。而且一個兒子又陷入了危險!但是轉眼朱皇帝就收束了自己的心神,緩緩掃視大家一眼,“印度作戰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大理王的攻勢受挫,暹羅王又受阻於吉大港,西清軍則剛剛進入阿富汗目前進展順利,鄭永一和蘇嚴法的軍隊則在布拉馬普特拉河谷會師。
另外,我們在南洋的進展非常順利,第8集團軍已經推進到了新加坡要塞外圍。第9集團軍的一個師已經在爪哇島成功登陸,而爪哇島上的荷蘭人已經退縮到了巴達維亞,連泗水這樣的要衝之地都放棄了。蘇門答臘島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