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上說,朱國衛所部的八萬多人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誘餌——如果朱國衛帶兵退往東輝王國,那麼南洋艦隊還有什麼必要冒險穿越巽他海峽繞道3000多海里去給吉大港輸送補給物資呢?這朱國衛還真是個倒黴透頂的孩子……
不過看穿歸看穿,點破歸點破,朱國衛無論如何都是一國之王!在朱明皇室體系中也算個人物,要是折損了,這責任還是不小的。所以潘鼎新在第一時間就把朱國衛的報告轉到了香港。而我們的南方軍總司令朱國雄皇太子對此的反應,卻是一通埋怨。
“這個大理王也真是的,之前猛打猛衝不知道害怕,現在又前怕狼後怕虎,如此膽小怎麼能帶兵?去電告訴他,叫他堅定南下,務必行動迅速,不可讓英印軍形成包圍之勢!”
南方軍的作戰指揮中心裡,一干精英參謀還有南方軍參謀長聞言都紛紛應和。大明皇家海軍南洋艦隊司令官馮子燁海軍上將也軍服筆挺的站在指揮中心裡。
朱國雄三言兩語決定了自己弟弟的命運,又招招手將馮子燁喚到自己跟前,“南洋艦隊都準備好了麼?”
“殿下,南洋艦隊隨時可以出動?”
“作戰計劃呢?”朱國雄早就知道計劃,現在不過是再次確認一下。
“南洋艦隊將分成兩個分艦隊,護航艦隊和主力艦隊。其中護航艦隊從金蘭灣出擊,由四艘主力艦,十艘裝甲巡洋艦和十艘防護巡洋艦組成,護送二十四艘蒸汽帆船南下充當誘餌。主力艦隊則提前從婆羅洲的興明港出發……”(未完待續。。)
第1401章 浩瀚大洋是戰場 一
龐大的金蘭灣海軍基地內,淒厲的警報聲陡然從港灣內的每一艘軍艦上面響起,就如同是陸軍的集結號,無數水兵立即停下了正在進行的一切,潮水般的衝向他們的戰鬥崗位。警報聲,讓剛剛從軍校畢業不久的海軍中尉朱國輝如同受了驚嚇般,同時猛地跳了起來,抓起自己的軍帽合在頭上衝出了自己狹窄的艙房。對於沒有資格繼承一國之君的大明皇子來說,他們必須努力奮發才不至於淪為普通的芸芸眾生。朱國光上校是辭去了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國王而選擇了海軍之路的。而朱國輝海軍中尉則根本沒有繼承國王之位的機會,他的母親不過是朱濟世的一位出身普通,也不算得寵的選侍,不可能為他謀到什麼輝煌的前程。如果不想混吃等死一輩子,就只有自己努力一些了!好在這位朱國輝的腦瓜子隨他老爹,相當的好使,在皇城公學畢業後就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大明帝國最難考的學校——大明皇家海軍軍官學校。在海軍軍官學校中的吊床號是15號,比他哥哥朱國光的18號還要靠前——吊床號制度是朱濟世“想出來”的,目的自然是要避免軍隊中的任人唯親。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軍官的晉升都和他們在軍官學校和陸海軍大學的考試成績掛鉤!被後世稱為“四考定終身”,雖然有些僵化,但卻是一個在和平年代相對公平的辦法,要不然還能怎麼樣?比拼爹還是比拍馬屁?而朱國輝在皇家海軍軍官學校中畢業試的成績則是第9名,四考中的兩考已經給出了相當好的成績。如果不是發生戰爭。再過兩年他就會去考海軍大學。如果能有一個名列前茅的成績。再加上他的皇子身份自然也不怕拼爹(多少總是有一點的),未來總有一個海軍大將的前途……不過一個“考出來”的大將卻不是朱國輝真正想要的,和他的倒黴兄弟朱國衛一樣,這位年僅22歲的海軍中尉同樣對建功立業充滿幻想。浩瀚大洋,才是七尺男兒盡顯英雄本色的戰場!今天,他將作為薩克森級鐵甲艦永曆號(德川明子從新日本要來的,朱濟世用很不吉利的南明四個小朝廷的年號給它們命了名)的通訊官第一次走上海上的戰場。飛快的奔跑,激動的心情和金蘭灣這裡火辣辣的太陽。讓朱國輝滿頭大汗,整個人體都在微微發抖。如果用後世的眼光來看,這一次護航行動的主力,四艘從新日本拐來的薩克森級——永曆號、隆武號、弘光號和紹武號的模樣就只能用古怪來形容了。這是一款外形肥胖的鐵甲艦,沒有“天津”級的修長艦體和飛剪式艦艏。四個煙囪呈兩列布置擺出一個正方形正好擋在艦橋前面。而且這款鐵甲艦還沒有可旋轉的炮臺或是炮塔,在艦艏部有一個梨形的露炮臺,按照了兩門260mm22倍徑的架退式火炮,在艦舯部則是一個敞開式的中央炮艙,差不多是正方形的樣子,原本裝了四門260mm22倍徑的架退式火炮。不過開到中國來之後被海軍部軍械總監風成少將下令拆除——這四門大炮兩門朝向前方。兩門朝向後方,都無法進行大角度旋轉。一旦敵艦繞到側翼,就只有捱打的苦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