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你不知道?”
鄭洪冷笑,他自然不會把八旗子弟太放在眼裡,很想在廣州城外和他們一會,真要打不過再走不遲。
他回過頭看看陸思元,“咱們也是時候打出日月同輝旗了,這大陸上的第一面日月旗就豎在白雲山上!光是這份功勞就夠咱們倆吃一輩子了。”
陸思元想了想,點點頭道“也罷,這事兒早晚要和三元里的鄉親們挑明,現在何家的何五已經被我說服了,王家人也不會公開反對,相信能把日月旗揚起來。”
第227章 日月旗揚 第二更
,,求訂閱
。。。。。。
白雲山摩星嶺上的白雲寺裡頭,現在正是最熱鬧的時候兒。。
一道道大菜不斷的送上來,把蓆棚裡面幾張大桌子塞得滿滿當當的,都是平曰裡鄉下人沒機會吃到的好東西,也不知今兒是什麼節曰?被喚來吃飯的都是參加了三元里民變的各個大家族的長輩和被委以頭領職務的變民領袖。三元里的民變鬧到現在這個地步,誰還不曉得是造反了?雖然反清復明的事兒在廣東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不過造反的風險大家夥兒總歸是知道的,所以酒席剛開始的時候氣氛很有些沉悶。但到了現在,所有人都甩開腮幫子大嚼起來了,畢竟這一桌子的酒肉都是好東西,也不知道將來還有沒有機會吃到?趁著能吃就多吃一點吧……
鄭洪和陸思元兩個則在酒席之間,這邊兒豁兩圈,那邊兒勸個酒兒,彷彿今兒邀請大家過來就是喝個酒樂一樂的。不過在坐的各位也不是笨蛋,皆是多吃菜少喝酒,現在可不是可以醉酒當歌的時候,這頓酒食定是和什麼事情掛鉤的。
也不知過了多久,反正所有人都已經吃得肚皮圓圓的時候,鄭洪、陸思元兩人才抽身告個罪,從院子裡回了屋子一趟,再出來的時候兒,他們身邊已經多了七八個大漢,只是這些人身上的衣服實在有些奇怪,好像都是……戲服!
大紅色右衽大襟長衫,,還有飛魚刺繡,寬袖過肘,露出一大截青黑色箭袖,人人腦袋上還戴著頂青藍色的烏紗帽!腰裡面還挎著把繡春。這個是要唱大戲?
“這是明朝衣冠!?”
一個衣著鮮亮的年輕人詫異地喊出了聲。
“明朝……衣冠?王秀才,你沒搞錯吧?”
一旁馬上有人問了起來。
“錯不了的,和書上說的一樣,這是明朝武官的打扮……”
大家夥兒剛開始議論紛紛的時候,鄭洪先是咳嗽一聲,然後捉著嗓子就喊了起來“有大明天子聖旨!”
院子裡面一下子就響起一片吸氣的聲音兒,大明天子聖旨!眼下可是大清啊……這真是要反清復明了?陸思元哼了一聲,大模大樣的展開一卷黃軸子清了下嗓子,大聲唸了起來“奉天承運,明王召曰……”
嘩啦啦的就是一長串文縐縐的詞兒,這旨是陸思元他爹陸培芳一早擬好的,所以聽起來比較費勁兒。不過大概的意思還是能聽懂,這大明朝真的要回來了!已經在大嶼山練了十萬精兵,很快就要開始大陸了!
而三元里之變是復明之戰的開始,三元里義民據白雲山同滿清血戰數月,統統都是大明朝的有功之臣!所以大明天子決定永遠免除三元里村及周圍十七個村的田賦,以茲嘉獎。
另外,還要給領導三元里起義的陸思元、韋紹光等人封官。陸思元封了廣州知府,韋紹光封了錦衣衛僉事——也是個大官兒!在明朝時候是從三品武官,而且還是皇帝親衛,不僅位高,而且權重!
至於其他參加三元里之變的大小頭目,也各有封賞。白雲山上的幾千民壯得了一個什麼步兵旅的番號,什麼旅長、營長、連長、排長、班長的封了一大堆。合著大家夥兒一眨眼,都是朱家皇帝的官兒了!
而且好處還不止這些!就看見鄭洪一揮胳膊,十幾個壯漢就挑著裝滿了白花花的銀元的籮筐走進來了。
陸思元一彎腰,抓起幾個洋錢在手裡掂了下,發出幾聲悅耳的脆響。
“列位諸君,大家夥兒現在都是大明朝的官兒了!咱家大王派頭比韃子的道光大多了,沒有讓人白乾活兒的習慣。瞧見沒有?這些都是白花花的銀元!是給咱們的犒賞,是要同官照一起發的。”
說著話他便摘下腦袋上的烏紗帽,腦袋上就是一層青茬,那條熟悉的大辮子已經無影無蹤了。
“諸位瞧見沒有?兄弟我已經是大明朝的官了,自然不能再留滿清的辮子!官照、銀元,都在這裡,你們人人有份,不過得先剪了辮子才能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