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新當之戰的老兵,還在鴨脷洲軍校裡面當過三兩個月的旁聽生,算是粗通軍略。曉得滑膛槍的有效射程很近,使用這些滑膛槍的又是才放下鋤頭不久的農民,距離稍遠就不可能擊中。而且也不能指望他們反覆裝填,就是把敵人放進了打一槍了事!
鄭洪手裡攥著把西洋軍刀,刀口向上高高舉著——開槍的命令要他來下,只要軍刀放下,5oo條洋槍立即打響!這會兒,未來大明的延平王早就緊張得滿頭大汗,連握著軍刀的手心都是溼漉漉的。
他也是第一會參加真正的戰爭啊!之前在婆羅洲的群架,根本不算打仗的。
指揮肉搏兵的韋紹光倒是氣定神閒,手握著大刀,蹲在棵大樹後面,就等槍響。他不是戰場上的新丁,五年前在鴉片戰爭中是和英軍元帥休。高夫交過手的,還把打了休。高夫一個埋伏,把英軍攆回四方炮臺去了——放眼大清朝,如此的悍勇之將,真是找不出第二人!可道光昏君偏偏不識得英雄,居然也不給個官做,看來這大清江山的氣數真是盡了。
“大師(指延平侯),5o碼了!”
鄭洪身旁一個和尚打扮的錦衣衛在鴨脷洲軍校當過旁聽生,曉得怎麼目測距離,看到清兵大隊已經進入了有效射程,忙開口提醒道。
“再放近一點!”鄭洪一邊咬著牙道,一邊在心裡面默默祈禱,讓滿天神佛保佑他這一回能建立奇功——他眼下可是朱濟世麾下的武將之首,不過想要保住這個地位,光靠資格老是不行的。
“好,就現在!”隨著一聲大吼,軍刀便放了下來。
“放平槍口!對準清狗大隊!開火!”
那幾個錦衣衛軍官們的命令還沒有下完,噼噼啪啪的槍聲就響起來也!
這排槍,打得很不準!由於緊張,不少民壯沒有等到槍口放平就胡亂勾動扳機,就算是將槍口放平的,也大多沒有瞄準。不過還是有兩三百顆彈丸和正大搖大擺進軍的清兵大隊撞在了一起!
頓時就是人仰馬翻,亂作了一團!
這三元里的民勇若是烏合,那麼大清的經制之軍,便是連烏合都大大不如,又是突遭排槍射擊,如何能不混亂?8oo多人的大隊,一下子就哄散開來,沒有被打中的清兵紛紛丟了武器掉頭就跑。那位“運動員”參將徐鍾英倒有幾分豪勇,他剛才走在隊伍前面,身邊十好幾個人都被排槍打倒,死了一半,剩下的都在嚎呢!他這個參將也沒能倖免,右臂上捱了一彈,立時血染征衣,一條胳膊也動不了了,只能用左手拔出佩刀,大聲呼喝著部下死戰。
“殺啊!”
喊殺聲響了起來,不是大清官兵在喊,而是三元里的民壯開始衝鋒了!當先就是那位韋紹光韋英雄,舉著把長矛蒙著頭就衝。看到這架勢,戰場上還沒有跑的那些大清官兵,也都撒丫子就跑,大刀長矛丟了一地。只剩下徐鍾英和十幾個被滑膛槍傷了腿腳的清兵在戰場上一死報君恩了!
而這些清軍官兵的壯烈犧牲,並沒有改變遠處觀戰的穆特恩、徐廣縉、葉名琛和祥麟等人對滿清綠營的看法。
“唉!綠營,果不堪用!”(未完待續)
第194章 抬棺出征
。。。。。。
就在大清廣東提督祥麟指揮萬餘綠營兵勇圍攻白雲山變民的時候,朱濟世已經到了大嶼山的東涌城寨——廣東水師主力準備出擊大嶼山的訊息,在第一時間就被送到了朱濟世的案頭。眼下兩廣、福建的洪門,大多同大明山有了聯絡。透過他們,滿清官兵的一舉一動,當然無法逃過朱濟世的耳目。
事實上,滿清綠營出兵的聲勢一直都是非常大的,特別是要去對付傳說中的強敵,逆明反賊濟世軍的時候。
“賴恩爵抬棺出征?虎門營前哭聲震天?綠營家眷哭死(其實是哭暈)者多人!三軍行進甚緩,兵將士氣全無,猶如赴死?”
朱濟世看完報告,臉上苦笑不得。這就是自己馬上要對付的敵人?看上去好像比婆羅洲劉家的人馬還要弱上不少。
“這也太弱了吧?早知如此就該直接打到虎門,一舉把廣東水師的老巢給端了!”
一旁的左宗棠笑了兩聲,“明公,打下虎門不難,可要滅廣東水師卻不易,這些大清勁旅素來jiān猾的很。當rì關忠節在虎門戰死的時候,周圍各炮臺的守軍都是望風而逃的。咱們如取虎門,頂天就是賴老兒一死,其餘皆逃。靠咱們的三四千人能佔多少地盤?這廣東之戰還不要打個一年半載?那樣得死多少人?
還不如讓他們自來大嶼山送死。待滅了賴老兒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