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部分

階層非常重視教育,各藩都開辦有教育武士的藩學,培養出大批“身無分文,心憂天下”的有志之士,而且大多文武兼備。

因為武士本身就是軍人,所以他們接受的都是傳統的軍事教育,學的東西雖然過時,但是軍人素質的養成卻是極好的,大多還有相當不錯的文字和算學功底,不少人還有一定的西學知識,很容易將他們培養成優秀的軍官或是士兵。

的確比只會寫八股文章的中國儒生和只會“賣藝”的中國武官強太多了!

歷史上的日本,能夠後來居上,一躍成為新興列強,人才濟濟便是最重要的原因。所以想要阻止日本崛起,最好的辦法不是除掉幾個所謂的“英傑”,這幾個“英傑”背後還有無數個候補,根本砍不完!只有儘可能維持德川幕府,延長日本的鎖國政策。

同樣的,歷史上中國在清末的衰弱,其實是八股取士造成的儒家教育體制的失敗!實際上,宋朝和明朝的失敗,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儒家教育的失敗。想要使中華真正振興起來,還得從改革儒學,使之同西式教育和近代軍事教育相結合入手——未來大明帝國的軍官當然是要“中學為本,西學為用”的,儒學教育絕對必要。畢竟朱濟世是要當皇帝,不是要當總書記的。如果手下軍官們不被儒家的忠君思想洗一下腦,而是信奉了馬克思主義,全都造反精神十足,我們朱大皇帝還睡得安穩嗎?

“明公,明子小姐的八十八個陪臣我都一一同他們見過面了,的確都文武兼備,其中有幾個真是可大用之材。”左宗棠搖著紙扇子建議道,“應該讓他們為我所用。”

朱濟世苦苦一笑,國際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滿清統治下的中國,有幾個人才可用?晚清的區區幾個名臣能同那麼一大堆維新英傑相比嗎?就是自己麾下的那堆文武,又有幾個能比得上朱簡煜和西鄉隆永(朱大皇爺到現在還不知道這位爺就是日本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

“都有些什麼人啊?”朱濟世做出一副感興趣的模樣。這六十八個陪臣他是一個都沒有見過,這幾天他的應酬多的要死。不僅德川家的人要和他見面,就連居住在江戶的各個藩的藩主都蜂擁著來拜訪。

左宗棠想了想,就給朱濟世推薦了個人才,他道“有一位名叫勝義舟的人就很不錯,不僅精通儒學和禪學,對西學和西方軍學也十分精通,還在江戶城外開設了一個鍛造鋪,會自己設計製造洋槍!雖然不如貝色麥槍,但比起褐貝斯槍是絲毫不差的。”

“唔,可以把他安排到蘭芳去和貝色麥學習些時日,將來可以去管理兵工廠。”朱濟世斟酌著道。現在他手下的武將並不缺,文官可以延攬些儒生先湊合著用。最缺少的就是管理企業的經理人和工程師,雖然已經讓人去歐洲聘請了,但是那些人到底不屬於中國。而這個叫勝義舟的……怎麼都算是自己的家臣吧?如果真是人才,還是讓他到中國來為自己管理工廠,省得在日本同什麼倒幕志士混在一起學壞了。

“那個西鄉隆永也脫藩加入了德川宗家,這次也以陪臣的身份投到明公旗下了。”左宗棠又道,“另外後藤家和大黑常家各出了十個子弟擔任明子小姐的陪臣,他們都是亦商亦士,還精通鑄造技術,都是可用之才。”

後藤家和大黑常家是替幕府鑄造貨幣的,雖然有武士的身份,但實際上是御用商人。

“這倒不錯。”朱濟世點點頭。

朱默也建議道“明公,屬下建議將橫濱奉行的差事委給後藤家和大黑常家,以補償他們失去鑄幣職役的損失,橫濱奉行的俸祿可以安排500石。”

後藤家和大黑常家現在的身份有點像四大洋行的買辦,雖然失去了鑄幣的利益,但是同過擔任四大行買辦肯定能賺更多的錢,所以現在的損失只是面子上的。而四大行在日本人生地不熟,想要儘快開展業務,必須尋找日本代理人。

“再設造船奉行一職,也給他們兩家的人擔任,橫濱是咱們太平洋貿易航線的中轉站,會有許多造船和修船業務可以做的。”

朱濟世想了想,又道“另外還要在琉球開設個商館,就用匯豐行的名義,商館的管事也讓他們兩家的人輪流擔任。對了,橫濱原來是個漁村?是不是有不少漁民啊?”

“是有不少漁民。”

“那就再設立一個捕魚奉行吧。”朱濟世道,“據我所知,日本的鮑魚、海參是重要的出口商品,這個買賣咱們要想辦法做一下。日本以南的太平洋裡面有許多鯨魚,這幾年鯨魚油的價格上漲得很快,所以有不少洋人的捕鯨船在靠近日本的太平洋海域活動。咱們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