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命令,船上立馬就有刀牌兵就開始揮刀砍桅杆,咔咔咔的幾下,沒等蘭芳號打出第三輪齊射,便把桅杆給伐倒了。不過另外兩艘雙蓬船卻沒有砍了桅杆,而是調頭就往東跑。一邊跑還一邊把船上的鐵炮、抬槍、弓箭、刀牌都往海里丟,以減輕重量,最後就差往海里丟人了。而朱濟世的船隊卻懶得理睬它們,並沒有追趕,只是靠近了那艘砍了桅杆的快哨船。
“它的桅杆怎麼倒了?我們好像沒打中它們啊?”朱濟世一臉莫名地看著眼前的場景。
“明公,咱們打勝了,滿清水師投降了!”
“投……投降了?剛才挺有種的,現在就降了?”朱濟世搖搖頭,“這滿清水師的人是不是腦子不正常啊?”(未完待續。)
第212章 有種的大清水師 二 第三更
弱弱的問一下,還有月票嗎?
。。。。。。
“回皇爺的話,這清韃的綠營水師總共有近10萬人,沿海、沿江各省都是有水師的。不過水師提督只有三個,分別是長江水師提督、廣東水師提督和福建水師提督。其中又以福建水師提督所轄兵力最為強大,有兩萬八千餘人,分為水師提標五營和金門、海壇、南澳、臺灣等水師四鎮,有外海戰船342艘,而且所部配屬鳥槍、抬槍、火炮甚多,為各省綠營之冠。在福建水師四鎮中,又以臺灣鎮兵力最為雄厚,多達1萬3千餘人。另外,在福州城附近的三江口還有一支水師旗營,也有千餘兵丁。最近,清韃朝廷又在臺灣設立了一個八旗都統,下轄1千5百餘八旗兵,俱是洋槍兵,號稱八旗新軍的。皇爺來日要取臺灣須得小心這支兵。”
剛剛棄清投明的前滿清南澳水師右營都司王安順正一臉蒼白地在蘭芳號的船艙裡面,把他所知道的有關福建水師的情況合盤托出。他在福建水師十幾年,對福建水師的情況可謂瞭如指掌。
朱濟世也聽得津津有味,他現在對打福建沒有多大興趣,但是朱濟世心目當中的福建省是不包括臺灣的。這個島子孤懸海外,須靠海路聯絡內地。而滿清福建水師又是同廣東水師一樣的豆腐渣,根本不堪一擊。只要再有一艘蘭芳號這樣的“武裝商船”,便可奪取臺灣海峽的制海權,切斷臺灣清軍同大陸的聯絡。至於臺灣島上的一萬餘綠營兵,根本不值一提,頂多就是一千五百八旗新軍能打一點。
“對了,皇爺,眼下的臺灣鎮總兵昌伊蘇卻是個將才,他雖然是個旗人,卻是憑真功夫做官的。是武狀元出身,而且善於治軍。他到臺灣這幾年,臺灣鎮確實振作了不少。這段時日廣東海疆有警,這個昌伊蘇早就帶著鎮標和水師臺灣協進駐了澎湖,還時常親自駕船出海巡邏,咱們這一路沒準就能遇上他了。”
朱濟世擺擺手,打斷了王安順。又讓人領他出了船艙,然後才看看左宗棠和王德虎。
“旗人,武狀元,還善於治軍……看來咱們這一路沒有想象中那麼太平啊。”
“武狀元又怎麼樣,不就是力氣大一點,馬術精一點。射箭準一點嘛!”左宗棠哈哈一笑,擺擺手道,“滿清的武舉都是些街頭賣藝的把式,和打仗沒有什麼關係,就算治軍嚴一點又如何?福建水師的小舢板還能奈何得了咱們的西洋堅船?”
“是啊,是啊,一個滿洲人哪裡懂海戰?”王德虎的笑容更是燦爛。原本覺得自己的“水師”怎麼看都是個跑運輸的差事,壓根沒有打仗的機會,現在聽說滿清檯灣鎮總兵吃錯了藥在親自駕船出海巡邏,如何不高興?這可是個特大的功勞在海上等著自己啊!
……
“藍底金日月?這是哪國的船……你們有誰聽說過嗎?”
臺灣鎮總兵昌伊蘇聽了屬下的報告,感到有點納悶。這個四十多歲的滿洲漢子面相樸實,身材魁梧,同等閒的八旗膏粱子弟看著就不大一樣。他是嘉慶二十五年的武狀元!傳說中的武林高手,給嘉慶、道光皇帝當了十年的侍衛。道光十年出任四川夔州協副將,之後一直在內地當副將、總兵、提督之類的武官,不過都是陸路的官兒。也不知道道光皇帝是怎麼想的,這樣一個武林高手出身的陸軍高階將領,居然被安排到福建水師當“海軍將領”了。
最近廣東的海疆不安,呃,就是給朱濟世鬧騰的。所以吶,臨近廣東的福建水師也就跟著一起不太平。道光皇帝下了嚴旨,要福建水師時刻提防,不能讓朱濟世這個反賊流竄到福建來造反。孤懸海外的臺灣島特別要小心。福建水師臺灣鎮更要嚴加操練,不得懈怠。
因而昌伊蘇昌大高手,這會兒正在親自監督澎湖水師協的戰船出海操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