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印度也不是眼下的朱濟世敢去挑戰的。
所以屯駐蘭芳的6000大軍就沒了用武之地,朱濟世便將其中的4000人和羅軍旗本人都調來大嶼山,蘭芳陸軍大臣一職也給了趙大亨擔任。劉鵬便是跟著運兵船一塊兒來的,不過羅軍旗還要安頓他帶來的軍隊,所以一時到不了深水灣。
“唔,既然如此,我就去大嶼山見見這位羅大將軍吧!”朱濟世笑了笑,又吩咐洪宣嬌去請羅香菊,後者和羅軍旗是同族兄妹,都是應嘉羅姓一族,雖然血緣不大近,但關係極好。這羅軍旗算是羅家姐妹在軍中的人馬,朱濟世將其放到同韓四相等的地位。此外又扶植蘇玉娘此外濟世軍的又一員大將,就是希望能在濟世軍陸軍中形成三巨頭鼎立的局面——羅軍旗是“後黨”,代表的是蘭芳土著。韓四是“帝黨”,加上鴨脷洲軍校、濟世大學軍院的畢業生一起算是朱濟世的嫡系。蘇玉娘則是天地會的代表,將來還極有能成為朱濟世的妃子。只要讓這三方面的力量在濟世軍中保持平衡,又都會朱濟世所控制,將來大明的兵權就沒有旁落的風險了。(未完待續)
第208章 國賣見忠臣
九龍洋務衙門,林則徐正在悠悠轉著圈。道光皇帝的聖旨已到,給他加了大學士銜,就是升了官,現在是正一品了,還讓他去上海督辦洋務。也就是說,廣東這裡已經沒有他什麼事兒了。
而且,林則徐也知道,現在中外交通的重點還在廣東,列強的公使都駐在香港,上海那裡的洋商雖然也漸漸增多,但是外交上的事情並不太多,他這個洋務大臣不過是個擺設而已。道光皇帝真正的目的,還是想將自己調離廣東,好讓白斯文去開禁鴉片吧?
“穆翁,能離開廣東這個是非窩也是好的,那白斯文想走還走不了呢。”
看到林則徐皺著眉頭臉色不大好看,被髮往福建軍前效力的曾國藩低聲勸了一句。
“白斯文和我是不一樣的,真正的大清忠臣,他是不會為了一己清譽誤國的,同英國交涉以挽回廣東亂局,非他莫屬。”
曾國藩不以為然,這大清江山須靠士大夫挺身保衛,豈能指望賣國來保全?朝廷真要答應開禁鴉片,豈不是在自毀江山?
“只可惜,白斯文多半是賣了國,也挽不回廣東的危局,朝廷在同朱濟世的幾輪交手中真是昏招連連。”
林則徐嘆了口氣,他這話已經是在指責道光皇帝,而且對大清朝的未來似是極不看好。
曾國藩卻不以為然,捋著鬍鬚道“皇上只是一時為小人矇蔽,終有看清時局的一日,到時候還是要穆翁出來主持局面的。”
“我老了,還是退隱山林,悠遊度日吧。”
這個意思是不想再為大清朝效力了?曾國藩心中嘆息,這林則徐果是沽名之輩,他的名便和鴉片掛著鉤,朝廷只要答應開禁鴉片,就是他辭官回鄉之日了。
“穆翁,若有一日,朝廷要用團練呢?”
“用完之後呢?”林則徐悠悠地反問一句。
“當遣散,不可使之尾大不掉!”曾國藩毫不猶豫地道。
“又何以激發鬥志?”林則徐又問。
曾國藩冷冷道“劫掠!”
林則徐一怔,回頭看著曾國藩,過了半晌才點點頭道“滌生,你也是忠臣,和白斯文一樣的,去福建真是委屈了,不如由我薦你去賽尚阿幕中吧。”
……
香港總督官邸。
“戴維斯爵士,請您不要對朱濟世抱有任何幻想,他是絕不會拿出比大清更好的條件。您該曉得朱濟世不但精通西洋學問,而且還有敵國之富,濟世行、南洋行都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商行,兼營製藥、造船、軍火、鋼鐵、橡膠等業務,全都是行業翹楚。一旦朱濟世掌控閩粵,以他的學問見識財力,只需區區數年,便能做出勝過阿里帕夏數倍的局面。到時候,大英帝國真能制裁得了他?您難道忘了,想當初大英帝國還是拉攏了普魯士、奧地利、俄羅斯三國一起出兵打壓阿里帕夏的嗎?”
說話的正是剛剛署理了洋務大臣一職的大清忠臣白斯文。這些日子,廣東的局勢已經到了糜爛的邊緣,全省綠營都無心戀戰,連圍攻白雲山的作戰都停了下來。雖然朱濟世尚無進一步的舉措,但是誰都曉得,現在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平靜而已。
因而接到道光讓他署理洋務大臣聖旨的白斯文,不待林則徐離任啟程,便親自到了香港,同香港總督兼英國駐華公使戴維斯討論賣國事宜。真是一點不考慮自己的清譽還有道光皇帝會不會拿他當替罪羊,真是大清赤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