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飾下去了。
“損失如何?”一旁的左宗棠問。
“損失了2500多人。”蘇玉娘蹙著秀眉道。
“才這麼一點兒?”朱濟世的眉頭也皺了起來。
2500人的損失不小了,要知道明軍從蘭芳之戰到攻破廣州城的這段時間裡,全部的傷亡加在一塊不過1000人出頭而已。
可是鄭洪手中有五萬三千大軍,損失了2500就報兵敗也太反常了吧?朱濟世懷疑鄭洪少報了損失。
“王上,應該只有這些,鄭公的奏摺上說,22號夜到23號晨,他督率8000人在芙蓉山同至少30000清軍打了一場,結果為清軍所敗。”
朱濟世的眉頭擰得更緊了,“鄭公現在在什麼地方?他沒有受傷吧?”
蘇玉娘道“鄭公沒事兒,寫這封摺子的時候正在退往英德途中,現在應該已經到英德了吧?”
朱濟世一把搶過奏摺看了看,臉色馬上沉了下來“鄭公打得是什麼仗?出兵五萬三,實際只用八千去跟人家三萬人打,損失了兩千五就全部退回英德……”
左宗棠接過奏摺細細看了遍,嘆口氣道“王上,這也不奇怪,鄭公的兵雖然有五萬三,可真正能打的恐怕只有八千,精銳都敗在芙蓉山上了,剩下的人當然沒有鬥志戰心了,如果不退恐怕敗得更慘!”
朱濟世臉色陰沉地點點頭“看來我得親征韶州了!”
第280章 打勝了,士氣更低!
公元1847年9月22日。
韶州,芙蓉山。
戰事已過,激戰之後,芙蓉山大寨四下一片破敗的景象,木柵胸牆周遭,滿滿的都是淡紫的血色。現在正是夏日,屍臭味已經在芙蓉山左近瀰漫開來了。
清軍綠營湖南提標的官兵就在提督餘萬清的親自督促下,開始清理屍體,收拾營寨了。
芙蓉山一戰,雖然是清軍獲勝,但是比較傷亡數字卻也是清軍較多,幾乎達到了明軍的一倍,如果不是京旗健銳營的驍勇和鄭洪的準備不足,這一戰打到最後真是勝負難料。
而在各部清軍當中,損失最大斬獲最少的無疑就是餘萬清的湖南提標了。幾乎折損了一半人,斬獲的明軍首級卻寥寥無幾,還有好幾百個“附逆”(就是讓明軍捉去割了辮子後又被清軍搶回來的倒黴蛋)的,都讓僧格林沁下令斬了腦袋報功了。
現在是非常時期,廣東一省幾乎全部淪陷,廣西和湖南也都相繼傳出警訊,清軍綠營又在之前的戰事中表現差勁,附逆降賊的武官更是數以百計。朝裡朝外,都是一片指責綠營無用誤國的時候。湖南綠營又打成這副德行,這餘萬清也知道自己的頂子保不住了,只求能落個乾乾淨淨的開缺回籍,千萬別落個交部議處——那樣還不如直接掉腦袋呢!好歹能給家裡面留點銀子,要是讓京裡面那票貪官來“議處”,少不得拿一副身家去換個充軍流放。
就在餘萬清和一干湖南綠營的軍官在擔心腦袋和口袋的時候,下面的湖南綠營的兵丁更是咬牙切齒在心裡面咒罵,不是罵我們大明朱大王的,而是在罵滿清狗皇帝道光和僧格林沁、賽尚阿一干八旗親貴的——昨晚一戰,他們這些湖南兵可都是豁出命在打,雖然被明軍打潰了,但也為寶蓋嶺和曲江縣城內的清軍主力集結調動爭取到了時間。不管功勞苦勞都是有的,而且還死了那麼多人。怎麼都要從優撫卹一下吧?
誰知道非但沒有一個銅子兒發下來。反而把幾百個被明軍捉去後割了辮子的弟兄當成逆明反賊砍了腦袋!這些旗人到底當不當漢人是人啊!打仗被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過是一兩半二兩的餉,犯得著把命搭進去嗎?這天下是旗人的,又不是漢人小兵的……被捉去割了辮子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人家明軍割辮子的時候又不會徵求俘虜的意見。怎麼就成了“逆賊”,還要割腦袋啊?這也忒狠了吧?給明軍捉去不過割辮子而已,回到大清這邊就要割腦袋!這還讓不讓人活啦!
想到這裡。哭聲就起來了。前文說過,這綠營兵也是世襲兵,平日也是一個圈子的,所以綠營兵丁官佐之間,多有沾親帶故的。芙蓉山一戰下來,不少人失了親朋好友。若是被明軍所殺,再得一份優恤也值了。可有不少人是被僧格林沁下令砍頭的,都當成附逆的賊人,不但沒有撫卹,還要禍及家人……這如何不委屈,如何不傷心?
“哭什麼哭!都哭什麼!大清打勝了,你們還哭……”餘萬清聽到這悽悽慘慘的哭聲火也上了。掄起手裡的馬鞭就朝幾個正抹眼淚的兵丁抽打過去。
“軍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