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憶,最憶是杭城。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白居易的【憶江南】中,對杭城不吝讚譽之詞。
韓義對這座天堂之城也是早有耳聞。
不過之前路過杭城只是走馬觀花,沒有停下來走走看看。
這回趁著閒暇之餘,正好到處溜達溜達。
第二天一早韓義去了西湖。
看了“兩潭印月”,它比三潭少一潭。
看了“斷橋”,可惜沒斷,也沒有美女跟他隔橋相望;
時代變了,再也找不到那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參差十萬人家”的感覺,也不會有“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意境。
不過韓義倒是也沒失望,騎著共享單車,一邊看一邊腦補那種悠然神韻,心靈也得到了另類的昇華。
從靈峰山下來後,時間已到了11點。
順著西溪路后街小巷一直往前騎。
昨兒夜裡下小雨了,工整的青石板路面還有些溼潤,被洗刷過的空氣也飄著似有若無的泥土芬芳,令人心曠神怡。
穿梭在曲徑悠長的小巷裡,路兩邊行人顯得不緊不慢,大都市的快節奏生活在他們身上完全看不到。
前放傳來一陣“咿咿呀呀”的哼唱,韓義轉頭尋找,好像是從前面一家戲茶食驛二樓發出的。
等騎過去發現,這是一棟帶著西洋風的古典小樓後門,隱約可見樓上人影幢幢,甚是繁忙。
韓義把車一停從後門進去了。
至於共享單車,跟在後面的毀滅二號會幫他看著得。
沿著狹窄的木質樓梯上了二樓,眼前豁然一亮,入目是跟茶館一樣裝飾風格;
開放式大廳不算大,也就60左右,上面有個曲藝表演的小舞臺,兩個唱曲兒的老者正在上面咿咿呀呀;下面是七八張實木桌子,已經坐滿了客人。
韓義跟人一塊拼了個桌子,然後坐下靜靜聆聽。他也聽不出是哪個派別,要的無非就是個意境。
點了兩菜一湯,青菜炒香菇,東坡肉,還有個紫菜蛋湯。
別看都是尋常菜,店家廚師手藝卻不錯,色香味俱全,尤其是東坡肉,陶器小罐中,東坡肉肥瘦相間,肉香撲鼻,帶著最純正的杭城風味;
在這樣瀰漫江南韻味中的小樓裡聽著好曲,品著佳餚,也算是人生一大享受了。
…………
曲聽完了,飯也吃過了,繼續上路。
順著小巷騎到頭轉彎,前面就到了主幹道,馬路上車流如織,行人腳步匆匆,跟後巷的靜謐怡然彷彿是兩個世界。
韓義拿出手機查詢了一下,然後繼續朝西騎,前面是聞名遐邇的西溪溼地公園。
從高莊處入園,騎著車子到處逛。
公園的樹木繁盛茂密,長長的青藤一圈一圈纏繞在樹幹上;林間既有任性生長的灌木,也有一簇一簇修剪整齊的灌木,錯落有致。
公園深深,繞了幾圈後,韓義也不知道到了哪裡。
看到前面隱約露出的黃牆黑瓦,就騎了過去。
到了跟前才發現,居然是一座寺院,匾額上書寫著“曲水庵”三個鎏金大字。
韓義依稀記得這個寺院。是明祟禎元年雲棲古德禪師重新建立。
依溪築一庵,門迎曲水,非舟莫渡,故名“曲水庵”。
門扉洞開,韓義信步走入進去,迎面是一個功德箱,功德箱後面是一個八角供奉亭,裡面供奉著彌勒佛;
亭子兩側還刻著兩行佛家箴言: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韓義走到功德箱旁邊,把口袋裡裝的幾千塊錢都塞了進去。
有了大貓小貓,他內心也變得柔軟了很多。
如果錢能買到他們一生平平安安,他願意拿整個天義去交換。
轉頭看去,庵不大,左右兩側的廡廊應該是香客宿舍,東西兩面各有一閣樓,西閣樓後面還有一亭子,裡面安置著一口大鐘,別的再無其他。
此時庵內悄無聲息,連一個遊客都沒有。
朝前走去,青石板撲就的路面,碧綠的青草從磚縫裡頑強的生長出來;正樓屋角兩株梅樹,雖沒有綻放花蕊,但也青枝綠葉,雅意幽幽。
走到東面閣樓旁發現,原來是講經堂,堂內整潔清爽,像似有僧人在此生活一樣;
順著小樓兩側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