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部分

有沒有捷徑可走。

這時間過得很快,汪洋仔細的研究中,不知不覺天已經黑了,滿天星辰在天空中特別耀眼,汪洋收起了結界,然後走了出來,發現藍小欣和王大力已經收好了帳篷在附近焦急的等待,畢竟以他們的實力難突破結界。

他們只能看到汪洋身影,但是走去依然是一片空地,對於他們兩個來說這簡直是不可能發生了,就這樣他們在汪洋身影邊上走了上百了來回但是什麼都沒有,但是離遠了竟然還能看到,汪洋在認真看書查詢資料的樣子,如果汪洋再不出來估計兩個人都要鬱悶的自殺了。

因為保護汪洋來這裡就是他們任務,一旦連自己領導都丟失了,那麼翫忽職守罪可不是輕的,必然要承擔嚴重的後果,而他們現在可不是歸地方法庭和軍事法庭管,直接直屬中央,也就是說被制裁和處決也是可能的。

但是汪洋突然出現了,他們彷彿看到一盞明燈,王大力第一個跑到汪洋麵前說道:“領導,你剛才玩的是什麼啊,你要再不出來,我倆都快瘋了,你看小藍,這丫頭以前還真沒哭過。”

汪洋無語了,心想這是那裡跟哪裡啊,不過看著這兩個人緊張的樣子,汪洋想起了自己當年在中東時候窘迫的樣子,那時候確實很慘,對於這種高階結界,確實是讓人很頭疼的問題,汪洋當時只是不想讓人打擾真心沒想太多。

汪洋忙解釋說道:“放心吧,這個世界上能把我弄死的人不是太多,應該不超過兩位數,好了趕緊叫上車,我們馬上出發吧。”汪洋說完這句話以後,也有點後怕,幸好這是個荒郊野地,這個牛吹的有點大了,自己現在的實力還真達不到這水平,如果結界裡面的老傢伙都出來了,自己估計都沒地方躲,

就這樣很快幾輛軍用輕型裝甲車在30分鐘以後飛速開了過來,而從車裡下來的好多士兵幾乎都是蒙面的,他們幾乎一句話也沒說然後直接一起敬了個禮,然後示意汪洋他們上車。

這一路上車飛快的前進,汪洋透過天眼看著外面的變化,突然間他似乎發現了很多書籍上面熟悉的圖片,難道是,沒錯,汪洋最後肯定了一下,這地方不是北京明十三陵嗎,這繞了一圈怎麼跑這裡來了難道是挖墳。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區境內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這裡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嬪、一位太監。

明十三陵坐落於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距離北京約五十公里。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陵寢建築群。明代術士認為,這裡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該陵園建於1409~1645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曆史。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后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

十三陵是一個天然具有規格的山區,其山屬太行餘脈,西通居庸,北通黃花鎮,南向昌平州,不僅是陵寢之屏障,實乃京師之北屏。太行山起澤州,蜿蜒綿亙北走千百里山脈不斷,至居庸關,萬峰矗立迴翔盤曲而東,拔地而起為天壽山(原名黃土山)。山崇高正大,雄偉寬弘,主勢強力。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曾寫詩描述這裡的優勝形勢:“群山自南來,勢若蛟龍翔;東趾踞盧龍,西脊馳太行;後尻坐黃花(指黃花鎮),前面臨神京;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可容百萬人,豁然開明堂。”這一優美的自然景觀被封建統治者視為風水寶。

汪洋的天眼現在立體檢視的實物的能力,幾乎是非常強大的,可以看到好幾公里外的立體畫面,這些景色自然被汪洋看的一清二楚,而自己當年看過很多關於十三陵的照片和紀錄片,現在竟然一一都對上了。

趁著車裡沒人好奇問了藍小欣一句:“為啥要來十三陵,難道咱們是來挖墓的嗎,還是基地就設立在這陵墓裡面。”

藍小欣當時就驚呆了,她張大嘴巴看著汪洋說道:“領導,你為什麼什麼都知道,你難道是神仙嗎,這可是國家特級機密,就是國內也沒幾個人知道的,很多常委都沒有